從鬆綁到反彈? 李同榮警告:「殺價取量」主跌段已啓動

▲自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不動產交易量大跌,房市示意圖。(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臺灣房市走到哪一段?中央政策能否「救市」?在市場瀰漫觀望氣氛之際,《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臺灣房市已正式進入初跌段,與2016年情況相同,將會出現『殺價取量』,進入主跌段。」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9/央行「Q4總檢討」留一手 背後暗號:房市恐迎大轉折?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10月大師講座邀請《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以「2026房市短中長期走勢大預測」爲題,李同榮認爲,成屋、預售同步修正:「明年第一季主跌段發酵,但2026年底循環結束,2027年將迎來下一波多頭開端。」

李同榮指出:「這波房市下修從2024年中開始醞釀,已可明顯觀察到『殺價取量』現象。目前成屋價格平均修正約5%,但臺南、高雄跌幅達8%~9%,預售市場撐價空間收斂。」

他強調:「這段時間要樂觀,因爲殺價取量就是量的谷底,正如2016年開始的反轉年,部分區段預期將出現2成跌幅。」至於近期行政院拍板,將新青安排除於《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之外,被市場視爲鬆綁限貸、爲房市注入資金動能。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左3)直言:「臺灣房市已正式進入初跌段,與2016年情況相同,將會出現『殺價取量』,進入主跌段。」(圖/記者陳筱惠攝)

李同榮卻潑冷水認爲:「這次不但開了水龍頭,還從水庫直接拉水管送水,但若央行不鬆綁不動產集中度限制,終究只是象徵性放水。」

李同榮認爲:「打房政策,央行應該是後衛,不應該是前鋒,當政策亂了套,造成打房史上以來最長的一波,自2020年底至今連續打5年,前6波都抵不過新青安。」

他也強調:「政府應該正視,炒房其實是結果,不是原因,就是有價差纔有炒作,因此政府忽視買方糾紛與資金壓力,問題核心不在房價高低,而在壓制換屋族、誤殺自住需求,第二戶投資客反成衆矢之的,換屋市場被迫冰封。」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也直言:「第7波限貸令上路1年多以來,房屋成交量急凍、建商被迫以送裝潢、贈家電等方式變相降價,維護實價登錄。」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認爲限貸令溯及既往,導致大量未交屋者求貸困難、資金斷鏈,這是史上最大交屋潮與最嚴信貸政策的正面衝突。(圖/記者陳筱惠攝)

楊志鵬更再度致函主管機關,呼籲「取消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他說:「持續管制房價恐出現崩跌式修正、引發次貸風暴。」

他指出:「另外,央行對建地開發的18個月限期政策形同逼案上場,民間原本想等待法令鬆綁,但爲免貸款遭收回,只好硬着頭皮開工,導致建照數量創新高,與抑制房價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李同榮則總結指出,這波房市修正將是「政策錯位與市場循環」雙重交錯的結果。「打房不是打交易量,房價就算不打也會下修。2023年底房價已到天花板,上氣接不到下氣,政策只要不亂,緩跌2年後自然落底。」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9/央行「Q4總檢討」留一手 背後暗號:房市恐迎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