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營收“重回百億”卻遭資本拋棄,公司治理隱患多|ESG案例
出品|本站財經ESG
作者|王曉麗
近期,三隻松鼠發佈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至108億元,同比增長43.37%至51.80%;淨利潤爲4.0億元至4.2億元,同比增長81.99%至91.09%。
作爲2012年創立並依託電商發家的品牌,三隻松鼠自2019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後便遭遇了嚴峻的渠道變革挑戰,業績亦持續下滑。期間,創始人章燎原曾公開自嘲“三隻松鼠還剩半隻松鼠”。而此次業績回暖,意味着公司營收將重回百億臺階。
不過另一方面,根據萬得ESG評級數據,三隻松鼠僅獲得“BBB”級評級,處於行業平均水平。從具體維度評分來看,三隻松鼠在環境和社會維度的表現與行業頭部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
產品碳足跡有待提升
在環境維度,依據MSCI發佈的食品零售行業ESG評級標準,重點關注企業在產品碳足跡和原材料採購方面的表現。
來源:MSCI官網
查閱《三隻松鼠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三隻松鼠自稱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獲得持續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競爭能力的戰略舉措,公司圍繞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政策,做到綠色生產、綠色物流,並打造行業標杆無爲生態園區。
在綠色節能生產方面,三隻松鼠的生產環節已全面採用清潔能源天然氣,有效減少了碳排放。在綠色物流領域,公司推行02C紙箱項目,2023年全年減少紙箱浪費約800萬個,同時加快快遞自動化分揀、推進五大集約基地建設,減少中轉距離,並通過使用高位貨架,將倉儲利用率提升至原來的2倍。
然而,與同行相比,三隻松鼠在包裝材料的減碳措施上力度有待加強。如來伊份從輕量化包裝、使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替代難回收材料、推動包裝可重複利用以及採用紙基材料等多角度進行包材減碳,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三隻松鼠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不足。
在生態園區建設方面,三隻松鼠2022年投資建設的堅果製造示範工廠已陸續投產,未來有望成爲全球最大的堅果加工製造集羣,但報告中並未披露示範工廠在水、電等關鍵資源消耗方面的具體數據,顯示出公司在環保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的欠缺。
此外,儘管三隻松鼠的原材料產地遍佈全球超18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多地建立了堅果原材料種植基地,但報告中未提及對原材料採購環節碳足跡的管理。
據瞭解,原材料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缺乏對原材料碳足跡的評估和管理,可能導致原材料採購環節的碳排放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產品質量有待提升
在社會維度,MSCI爲該行業賦予了超過50%的權重,其評估體系重點關注企業在勞動力管理、產品安全與質量以及隱私與數據安全方面的表現。
在產品安全與質量方面,三隻松鼠自稱始終秉承“以消費者爲中心”的價值觀,着力尋找更優原材料,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向消費者提供豐富可選且質高價優的全品類零食。公司嚴抓生產關卡,2023年全面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建設,夯實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力,嚴控產品品質。
然而,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以“三隻松鼠”爲詞條的投訴高達4220條,其中投訴內容多爲吃出異物、產品發黴變質、客服不作爲等問題,投訴條數高於良品鋪子等其他同業品牌。
據瞭解,三隻松鼠出現上述問題或與其OEM模式(代工生產)不無關係。雖然三隻松鼠能夠確保自身產業園的品控質量,但在OEM模式下,公司對生產環節的把控能力相對較弱,導致上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此外,今年2月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明確指出,麪包、糕點等7類食品中禁含防腐劑脫氫乙酸鈉。而新規實施首日,三隻松鼠的兩款麪包產品便被曝含有該成分,其生產日期爲2024年11月22日,保質期至2025年2月22日。
儘管三隻松鼠在《社會責任報告》中強調了公司對食品添加劑管控嚴格,但此次事件亦反映出其在新老標準過渡期未能及時調整配方,也未充分考慮對消費者的影響,響應政策過程稍顯滯後。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三隻松鼠亦因其廣告宣傳問題屢屢登上熱搜。2021年12月26日,三隻松鼠因其廣告海報中的模特出現“眯眯眼”、“厚嘴脣”等妝容特徵引發爭議,有網友稱對廣告內容產生不適感、認爲三隻松鼠有故意醜化模特妝容、辱華之嫌。
據相關報道,三隻松鼠還被指多次使用低俗、惡搞以及含有敏感的政治和歷史元素的廣告文案及圖片來博人眼球,如使用“改g春風吹滿地”等詞彙,上述行爲亦被外界質疑缺乏文化素養。
此外,在勞動力管理方面,三隻松鼠稱注重人才培養與關懷,通過高質量的培訓資源和實踐機會,打造全面深入的人才發展體系,不斷提升員工個人能力。公司還與高校開展合作,構建系統的員工培訓體系,致力於提升員工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然而,三隻松鼠此前便因招聘要求引發爭議。在2022年,三隻松鼠因其全國部分門店的招聘信息中提出的“保持松鼠式微笑,爲主人主動提供服務”等要求引發了公衆對員工尊嚴保護的關注。
業績回暖仍遭股東減持
在治理維度上,MSCI爲企業治理表現賦予了超過30%的權重。三隻松鼠在這一維度主要聚焦於公司治理、內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投資者關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從三隻松鼠的實際表現來看,其在治理維度的表現仍有待提高。
據瞭解,三隻松鼠自2019年上市,但其2020年至2023年營收便連續下滑,歸母淨利潤亦起伏不定。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纔開始反彈,當期實現營業收入71.69億元,同比增長56.46%;實現歸母淨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01.15%。
儘管如此,三隻松鼠仍有兩大資本股東在去年年底退出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之列。據公告,三隻松鼠曾經的第二、三大股東IDG及今日資本均已在去年相繼宣佈完成減持計劃。上述兩名股東早期持股比例合計達41.56%,如今通過減持套現約40億元。
此外,三隻松鼠在經營方面亦被指“重營銷、輕研發”。據瞭解,抖音等線上電商平臺是三隻松鼠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達12.94億元,同比增長56.97%。不過其研發費用卻降至0.18億元,同比下降3.67%,較2021年的0.41億元降幅超50%。
業內分析認爲,儘管三隻松鼠持續發力線上平臺,但線下渠道仍是中國休閒食品銷售的主要渠道。而爲了將“高端性價比”策略從線上延伸到線下,三隻松鼠在去年10月收購愛零食、愛折扣兩個品牌,切入量販零食以及硬折扣超市渠道,意在補齊線下渠道短板。
雖然目前上述策略初見成效,但從三隻松鼠此前拓展線下渠道的表現來看,公司激進的擴張策略一度爲其帶來了包括直營店成本高、加盟店業績不理想等問題,上述問題亦給公司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與此同時,三隻松鼠的線下市場競爭格局依舊異常激烈。據報道,隨着零食行業頭部品牌如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的戰略合併,加速了行業內“兩超多強”格局的形成,使得三隻松鼠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
參考資料:
[1]《ESG解讀|食安新規實施三隻松鼠仍售不合規產品,OEM模式讓品控難度升級》;搜狐財經
[2]《三隻松鼠:注重反腐倡廉文化建設 食品安全風波暴露品控不足 | ESG信披案例》;每經頭條
[3]《三隻松鼠,爲何遭資本拋棄?》;對話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