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高齡駕駛惹議 北市議員籲效法東京設「反爆衝裝置」

三峽車禍高齡駕駛惹議,北市議員籲效法東京設「反爆衝裝置」。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外19日下午傳出重大車禍。(張鎧乙攝)

新北市三峽區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78歲高齡駕駛失控暴衝,北市議員曾獻瑩建議,北市府可以效法東京的做法,推動高齡駕駛加裝「反暴衝裝置」。(摘自臺北市議會網站/張珈瑄臺北傳真)

新北市三峽區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78歲高齡駕駛失控暴衝、釀成3死12傷的重大車禍, 北市議員曾獻瑩20日表示,面對高齡人口比例快速攀升,北市府可以效法東京的做法,推動高齡駕駛加裝「反暴衝裝置」,北市交通局也應中長期研議此類安全技術,鼓勵車廠開發防呆車款,從制度面引導市場。交通局迴應,將於1個月內啓動補助可行性的初步研究,藉學習國際經驗,提出在地化、具創意的作法。

曾獻瑩指出,肇事的高齡駕駛其實早在5年前就曾發生過類似暴衝事故,卻未見制度進一步完善。高齡駕駛所帶來的風險與年輕駕駛不同,不僅因生理反應遲緩或認知退化,更包含誤踩油門等操作失誤。根據警政署統計,70歲以上駕駛人的A1類交通事故肇事率,高於其他年齡層,是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問題。

曾獻瑩說,日本東京2019年發生一起與三峽事件極爲相似的車禍,後立即推動高齡駕駛加裝「反暴衝裝置」,並由市政府補助9成費用,該裝置可在車輛靜止或低速行駛時,自動抑制誤踩油門所導致的加速行爲,有效防範暴衝事故。依日本的研究顯示,高齡駕駛所導致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有3成以上可歸咎於操作不當,而這些失誤透過科技輔助是可以預防的,這項安全技術如今已被日本推動納入聯合國車輛安全標準,顯示其國際上的高度認可。

曾獻瑩建議,市府應效法東京的做法,率先研究補助加裝反暴衝裝置的可行性,現階段市府就有權限訂定補助辦法,不需等待中央指示。每臺裝置約1至1.6萬元,若市府願意出面補助,可望成爲六都中第1個實際行動落實高齡行車安全的城市。除了短期內推動補助政策,交通局也應中長期研議將此類安全技術納入車輛安全標準,鼓勵車廠開發更多防呆車款,從制度面引導市場,建立更周延的安全網。

曾獻瑩強調,高齡不是問題,管理纔是關鍵。提升安全與保障行動自由不應對立,而是必須兼顧。期盼北市能從一次次的社會事件中學習,成爲全國第一個主動推動「反暴衝裝置補助」的城市,以具體行動守護高齡駕駛與全體市民的交通安全。

交通局長謝銘鴻迴應,「很合理,也值得去做」市府將於1個月內啓動補助可行性的初步研究,也會對日本實施情形深入瞭解,臺北可以藉由學習國際經驗,提出在地化、具創意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