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州:古韻新潮丨這一站
今天的這一站,我們來到三門峽陝州,看陝州從古韻悠長到產業煥新的華麗升級。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這一站,有點贊!今天我們來到了崤函古地、魅力新區三門峽陝州區。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何區長,您好!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子怡,你好,歡迎來陝州做客!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哇!陝州地坑院,這可是地平線下的古村落,據說有4000年的歷史。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是的,這可是天然的避暑勝地,冬暖夏涼,恆溫26度,還有穿山竈上的特色美食十碗席。景區由21個主題院落組成,現在正積極申報世界最佳旅遊鄉村。你聽,鑼鼓書開演了。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奇特民居地坑院。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紅葉片片醉甘山。咱們陝州鑼鼓書可是國家級非遺,最厲害的是主唱,一個人操作六七樣樂器,可謂是一人分飾多角,厲害得很吶。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果然,方言土語一開腔,這濃濃的鄉土味就撲面而來。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我們當地人都叫它中國的“架子鼓”和“爵士樂”,演奏的劇目也很與時俱進,煥發新光彩。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看,大象的爪子。這綠色是芊棒棒草的汁液,這紅色的是什麼?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紅色的是玫瑰花,捶草印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你看,不用化工染料,就用這些花草當顏料,拿木槌當畫筆,大自然可是最好的調色盤,這可是“捶”出來的非遺。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你見過捶草印花製成的包包和手機袋嗎?下個月,地坑院還要和清華大學夢幻聯動,深挖文化IP,製作更多周邊文創,讓遊客輕鬆get非遺知識,真是一整個期待住了。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子怡,今天帶你實現桃子自由!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嗯,新鮮脆甜,非常爽口。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這是我們新引進的品種“春美”,個大皮薄、口感好,還富含微量元素硒。你看,除了桃林,我們還有千畝李子林,光品種就有14個,都已經成爲村民們的“致富果”。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陝州區各類瓜果蔬菜應有盡有,(我們)打造了集生產、儲藏、包裝、營銷於一體的果蔬產業鏈條,銷往全國各地。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這是我們古法窯洞水果醋加工基地,來,嘗一嘗剛釀好的水果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爽口開胃,好喝。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這些水果醋都是零添加,全果發酵,主要有六道工序,歷經600多天釀造。每年僅線上銷售就有3000多萬元。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自卸車、礦卡車、攪拌車,這裡有400多臺專用車輛,這陣仗堪比現實版的“汽車總動員”。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震撼吧,這裡可是全國單廠產能最大的專用車生產基地。來,上才藝!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子怡,現在正在進行的是165噸級礦卡的多輪驅動測試,這麼個大傢伙,轉彎半徑只有不到10米,這在全國可是獨一份。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這麼高端的礦卡,是不是需要很多人?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 區長 何飛:根本不用。看,這就是我們的“機器人軍團”,300臺機器人應用於生產一線,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年產能可達6萬輛,我們正在招引汽車零部件等多批次產業集羣,加快向高品質、多功能特種汽車製造轉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趙子怡:千年地坑院變身潮流新地標,桃李產業鏈鋪就鄉村致富路,“鋼鐵俠”智造玩轉現代黑科技,從古韻悠長到產業煥新,陝州古今輝映、迎風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