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鋒機器老董:爭取關稅降低 未來仍需再付出代價

三鋒機器董事長林松益認爲,面對當前挑戰,應從長遠角度出發,推動產業升級、強化技術創新,並積極拓展多元國際市場。(三鋒機器提供)

美國對臺關稅20%,傳統產業憂心忡忡,臺中三鋒機器董事長林松益認爲,若臺灣希望爭取關稅進一步減讓,未來可能仍需付出一定代價。面對當前挑戰,應從長遠角度出發,推動產業升級、強化技術創新,並積極拓展多元國際市場,以提升整體產業體質與國際競爭力,同時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林松益表示,在全球局勢瞬息萬變、談判空間受限情況下,美國作爲臺灣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加徵20%關稅,已對臺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以及匯率雙重壓力下,造成非常不利影響,對中階機種與以中小企業爲主的廠商衝擊更大。

林松益指出,若臺灣希望爭取關稅進一步減讓,未來可能仍需付出一定代價。他以日韓經驗爲例說,兩國均曾透過談判爭取較低關稅,顯示臺灣亦有協商空間與機會。但關稅談判同時,也應審慎評估對整體產業結構的長期影響,並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以凝聚共識。

面對當前挑戰,林松益建議應從長遠角度出發,推動產業升級、強化技術創新,並積極拓展多元國際市場,以提升整體產業體質與國際競爭力,同時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他期盼政府持續透過外交與經貿機制,與美方保持溝通協商,爭取更有利的出口條件,協助企業穩健發展、拓展全球市場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