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看關稅:傳產日子會很難過 未來恐現經濟負成長!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分析,由於上半年廠商拉貨力道強勁,出口金額達2,382億美元,同時此次電子零組件、半導體,資通訊產品仍在豁免清單內,稅率爲0,約佔對美出口的64%,預估今年出口年增率落在8%~9%,金額約5,150億美元。假定廠商轉嫁程度50%與75%前提下,預估對臺灣未來一年出口的影響爲24~48億美元,對未來一年GDP的衝擊介於0.3%至0.6%間。如果只看今年,只剩下五個月的時間,對今年GDP的衝擊將不到0.2%,今年全年GDP最新預估爲3.64%。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爲,20%爲暫時性稅率,現階段不曉得臺灣要對美國做什麼樣的讓步與開放,就算未來能談到和日韓相同的15%,因爲新臺幣匯率已升值約10%,對我國企業將形成極大壓力,「傳產日子會很難過」。後續需看更多的細節,像日本承諾給美國5,500億美元,臺灣的被要求的金額到底有多大、採何種形式。而臺灣第2季經濟成長接近8%,是非常誇張的數字;第3季提前拉貨效應消除,經濟成長可能快速下降,因今年基期高,明年第1季、第2季,很可能出現經濟負成長,值得關注。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分析,此次措施雖不若市場最悲觀預期,但仍將對傳統產業造成實質衝擊,並提醒8月10日前美方是否延伸關稅至半導體與ICT產品,將成關鍵轉折點。目前公佈20%對等關稅,並非針對全產業,而是聚焦於非電子產品的傳統產業,課徵20%關稅後,年衝擊金額可能高達70至80億美元,傳產業者亦須面對中國供給過剩與價格壓力,及近期匯率波動所帶來的匯兌風險。臺灣對美出口中七成爲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若8月10日前美方針對「232條款」進一步調整課稅政策,將可能帶來實質影響。惟半導體具高度替代困難性,若能維持零關稅,對於臺灣整體出口與產值影響將可望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