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漲價潮要來了! 經濟學家預測「未來3至6個月」很關鍵
▲經濟學家普遍認爲,美國消費者最終將支付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圖爲明尼蘇達州一間超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貿易戰初期,企業普遍選擇觀望或者吸收成本,但隨着關稅稅率塵埃落定,獲利情況惡化,美國消費者恐怕很快就會更強烈地感受到物價上漲。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學家豪斯(Sarah House)更點名,未來3至6個月非常關鍵。
川普推出貿易政策以後,經濟學家一直在觀察與關稅有關的漲價跡象,通膨卻相對溫和,白宮也宣稱那些預測關稅會導致漲價的人都錯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表示,關稅對於物價的影響,比一開始預期的更緩慢,但已經開始體現在部分商品價格上。不過,關稅「對於經濟活動與通膨的整體影響仍有待觀察。」
對此,經濟學家列出幾個關稅影響有限的原因。首先,在關稅生效前,美國企業爭相囤積商品,讓他們在進口更高關稅商品之前,有了很大的緩衝。在一些產業中,商品被進口商購入,直到交給消費者之前,存在很長一段的延遲時間,例如零售商通常就會提前數月向製造商下訂單,因此最近出現在貨架上的許多商品,早在高額關稅生效的幾個月前,就已經裝入貨櫃。
▲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的貨櫃與貨船。(圖/路透)
此外,美國消費者如今已對通膨感到厭倦,很多企業都不願在找到解決方案之前,就把更高額的成本轉嫁給他們。
不過,儘管通膨相對溫和,物價仍以大部分消費者難以察覺的速度上漲。哈佛經濟學家卡瓦洛(Alberto Cavallo)說,3月初以來,進口商品價格平均上漲3%左右,中國進口商品的漲幅又更大,「零售層面的成本轉嫁往往非常緩慢,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感覺什麼事都沒發生。」他直言,「最終,美國人將支付這些關稅的大部分成本。」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學家豪斯(Sarah House)認爲,隨着更多關稅稅率確定,接下來3至6個月將是「關鍵時刻」,「企業正在努力應對關稅持續存在的事實。隨着更高額關稅環境的確定性提高,他們將更願意,也更有能力調整售價。我們已經到了開始看見這些迴應的階段。」
▲川普的關稅政策,衝擊全球的經濟。(圖/路透)
根據美國商務部等政府機構數據,今年6月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商品價格上漲,例如家居用品、玩具與家電產品。最近幾天,愛迪達、寶僑(Procter & Gamble)、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等大型企業都告訴投資人,他們要不就是已經漲價,要不就是計劃這麼做。
童裝品牌Carter’s首席財務長韋斯滕伯格(Richard Westenberger)直言,「我們沒有興趣經營利潤率更低的業務……如果這將對我們的成本結構造成永久性的增加,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應對。」
目前尚不清楚,關稅在下半年將會促成多大幅度的漲價,只會造成一次性影響或者更長久的後果。儘管如此,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爲,美國消費者最終將更強烈地感受到關稅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