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ESG進階背後:信披缺口暴露減碳短板,平衡經濟效益需內外兼修
ESG理念加速滲透實體經濟,作爲農食系統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乳製品企業正經歷着綠色變革。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髮現,行業整體在碳排放信息披露和減碳實踐上取得階段性突破:頭部上市乳企的MSCI ESG評級位居行業前列,其中H股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全面細緻,A股上市公司碳排放強度降幅超預定目標。
但亮眼數據背後,全價值鏈減碳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範圍三碳排放覈算覆蓋率低,包裝回收、供應鏈碳管理等環節的技術標準缺失,制約着行業向綠色深度轉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需求波動明顯的背景下,如何將高額的減碳投入轉化爲品牌溢價,破解ESG沉沒成本難題,已成爲乳製品企業平衡可持續發展與經營效益的新課題。
專家表示,構建覆蓋從飼草種植到終端消費的全生命週期碳管理體系,建立可量化的ESG價值轉化機制,是乳企突破當前發展瓶頸的關鍵路徑。(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