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空調掃碼3元” 網約車“空調費”誰來承擔?

近日,江西南昌一網友稱,自己乘坐網約車時被司機加收3元空調費,並稱之爲“自願消費”。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記者在南昌市走訪調查發現,加收空調費並非普遍現象,但很多網約車司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記者聯繫4家不同網約車平臺,客服人員均表示:乘客在乘坐網約車時,不需要支付空調費。

近期,國內多數城市開啓高溫炙烤模式,使用空調幾乎成爲一種剛需。在這種背景下審視“如需空調掃碼3元”,就會發現狡猾的意味,即網約車司機表面上稱是“自願消費”,實際上消費者是“被自願”。因爲若不掃碼3元使用空調,消費者只能在悶熱難耐環境中乘車,輕則影響舒適度,重則影響健康。

特別是老人、孕婦、兒童以及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慢性疾病患者人羣,在高溫天氣下出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風險,多花3元空調費,相當於預防健康風險。但從消費者內心來說,大多數人是不願意額外支付空調費的。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開空調是網約車在夏季的標配服務。一些地方也明確要求網約車開空調,例如北京交通委上個月發通知要求,公交、地鐵、出租車及網約車及時開啓空調。多家網約車平臺也倡導開空調清涼出行。在此背景下,消費者自然不希望在車費之外再爲開空調單獨買單。

從實際情況看,即便網約車加收空調費不多見,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多位網約車司機的說法是,平臺在推出優惠券、降低乘客乘車費用的同時,並未減少對司機的平臺抽成,有的網約車司機爲了多賺錢,就向消費者索取空調費。這又引發出另一個問題:平臺抽成是否降到合理水平?也引發一種思考:網約車空調費如何分擔、規範?

交通運輸部分別在2021年、2023年要求網約車平臺合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從公開報道看,取得一定效果。但目前仍有不少網約車司機認爲抽成比例過高。究其原因,雖然單個平臺抽成不高,但訂單多次轉讓、平臺層層拔毛,綜合抽成比例不低。

所以,還應該推動平臺降低綜合抽成比例,當網約車司機有錢可賺,或許就不會讓消費者爲使用空調額外買單。當然,網約車空調費本來就需要合理分擔,進行規範管理。高溫天氣下,開空調既關乎網約車司機駕駛安全,也關乎消費者乘車體驗和健康,有必要在規則層面明確空調費由誰來承擔。

雖然一些網約車平臺向司機發放總額高達數億元的高溫補貼,推動行業共擔夏日出車成本,減輕司機成本負擔,但據司機透露,平臺高溫補貼只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之間,而且每單補助還不到1塊錢。這顯然很難有效降低司機空調使用成本,平臺能否延長補貼時間和每單補助額度,值得思考。

特別要指出的是,網約車司機在高溫環境下提供服務時一旦中暑,將對乘客安全和交通安全帶來威脅。同樣,如果乘客乘坐網約車時中暑,平臺和司機也難辭其咎。所以,務必要求開空調成爲網約車服務標配。(馮海寧)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