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漲7倍!「霸總」逆襲好萊塢 美3線藝人爭演中國短劇

Taige作爲童星與洪金寶、黃曉明、林心如、馬景濤、馬蘇、葉童、鄭則仕、郭冬臨、張衛健等多位國內影星合作出演電視劇和電影作品。(取材自鳳凰網)

中國短劇出征海外市場正逆襲好萊塢。一場好萊塢大罷工,讓中國短劇野蠻生長,不僅養活了大批美國失業影視人,更重塑北美娛樂生態,美國大媽、中東土豪們熬夜追更中國「霸總」短劇,有爆款短劇僅用17萬美元成本就斬獲200萬美元收入,美國演員爭演中國短劇,三線藝人日薪暴漲700%,甚至曾參與過「教父」(The Godfather)拍攝的資深選角導演也主動尋求合作機會,中國短劇新娛樂帝國正在崛起。

鳳凰網報導,當好萊塢斥資17.5億美元的Quibi短劇平臺逐漸沒落時,中國短劇卻以炸裂開場、懸疑鉤子、劇情翻轉的「黃金三秒」風靡北美。有爆款短劇僅用17萬美元成本斬獲200萬美元收入,改編自玄幻IP的短劇單月充值突破7000萬。這場逆襲在好萊塢大罷工期間達到高潮,中國短劇成爲失業影視人的救命稻草,三線演員日薪暴漲七倍,有導演一年就賺夠美國房產首付。

但出海之路並非坦途,北美市場偏愛豪門恩怨,拉美熱中不倫戀,中東追捧家族復仇。雖然80%出海項目仍在虧損,但資本依然瘋狂涌入,各地區盈利模式已現分化:北美日韓靠付費,東南亞走廣告,南美中東尚在培育期。

據報導,橫跨中美的短劇項目投資人徐嶽表示,「在北美市場早期階段,我們發現美國白人大媽的付費率高達50%,是國內的五倍」,北美大媽們熬夜瘋追「霸總文學」,這個驚人的數據讓徐嶽意識到,中國短劇正在掀起一場全球性的娛樂風暴。

海外市場表現同樣亮眼。徐嶽特別提到,在中東的阿聯酋市場,單日充值就能達到4至5萬美元,「北美主婦、中東土豪,都在沉迷中國製造的爽劇模式」。

爲何中國短劇會在全球掀起風暴?徐嶽分析,歸功於中國成熟的網文IP改編體系和豎屏敘事經驗。中國有超過2000萬網文作者,每年產出30萬部作品,爲短劇提供豐富的素材庫。

在徐嶽看來,短劇之所以能風靡全球,是因爲它用跨越階層的白日夢,精準狙擊觀衆痛點,「娛樂產業的未來,或許不再由好萊塢定義,一個新的娛樂帝國正在崛起」。

Taige參與短劇拍攝現場。(取材自鳳凰網)

中國短劇出海作品。(取材自鳳凰網)

中資短劇APP躋身蘋果商店娛樂榜前列。(取材自鳳凰網)

中國短劇出海作品。(取材自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