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特別預算明拍板 國安聚焦添購反恐設備、增建巡防艇應對灰色侵擾

政院明將通過韌性特別預算,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攜手相關部會說明有關國土安全韌性預算金額及用途。記者邱德祥/攝影

爲因應臺美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會明日將提出規模5500億元的特別預算。針對國土安全韌性面向,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主要提升、改善升級關鍵基礎設施,並強化灰色地帶侵擾應對;據規劃,未來船舶將增設AIS系統,也將添購反恐設備、無人機、建造大型巡防艇。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共編列5500億元,涵蓋民生照顧、產業支持、國土韌性,以及普發現金1萬元,預計移用歲計賸餘4444億元,剩餘金額舉債支應;另預留200億元作爲產業支持預備金。

行政院今天邀內政部、海委會、國防部及農業部說明特別預算中國土安全面向。

國防部共編列1132億元,涵蓋三大方向,強化資安通信、厚實戰備量能、建構海空一體。國防部次長楊基榮說,將建構軍民直通網路,擴增衛星租用與資安防禦,並建立海巡、陸軍、海軍情資平臺,確保遭受攻擊時也能維持通訊暢通,同時檢討高耗損零附件、油料、飲水與戰備存糧等戰略物資儲存量。

海委會及所屬經費共編列295億元,目的是建構海空一體,籌建空中無人載具、增建海巡艦艇。海委會副主任委員張忠龍說,汰換聯合情偵系統及夜間監控裝置,並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資安與情資判識。

張忠龍提到,此次也建置無人載具,扶植國內產業,另將新造12艘2000噸級大艦、14艘300噸及14艘100噸巡防艇,應對中國大陸海警及民兵船隻頻繁侵擾。

農業部共編列10億元,用於強化糧食儲備,透過整修儲備糧倉及設備,確保緊急時期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以及保衛漁船安全,透過建置船舶識別、進出港管理系統,掌握周邊海域動態,遏止不法。

農業部次長鬍忠一說明,未來將建置2萬9000公噸的低溫冷藏桶,延長稻米新鮮度自3年提升至5年,2027年前將先行修復國內90棟糧倉,提高儲糧空間;此外,未來也將協助5000多艘20噸以下的漁船裝設AIS自動識別系統,並補助一半經費。

內政部方面則涵蓋三面向,包含提升反恐量能34億元,運用先進科技建置防護裝備,加強反恐維安量能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裝備;強化村裡防災15.8億元,更新公所防災協作中心及村裡維生設備;改善避難空間12.5億,改善公有建築物防火避難空間及物資整備,滿足緊急時期避難需求。

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說明,未來計劃添購保一總隊維安特勤隊的高階裝備,如防彈、急救相關設備,以及無人機運用與反無人既設備,另也優先更新維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保一、二、六總隊的通訊設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