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輕量化趨勢下PEEK材料受熱捧 多家上市公司透露業務新進展|聚焦

《科創板日報》8月7日訊(記者 吳旭光) 受人形機器人“輕量化”趨勢影響,連日來,PEEK(聚醚醚酮)碳纖維、鈦合金等材料指數表現活躍,多隻概念股大漲。

截至昨日(8月6日)收盤,PEEK材料概念指數上漲5.79%,創歷史新高。個股方面,新瀚新材連續2個漲停板,中研股份、會通股份、金髮科技等跟漲。

市場普遍認爲,在人形機器人和新能源車應用需求強烈的背景下,因PEEK材料具有輕量化與物理性能方面的優勢,PEEK材料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PEEK產業鏈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隨着PEEK材料在下游終端應用設備得到進一步確認,部分A股上市公司也對外披露了自身在PEEK材料領域的業務佈局情況。

其中,中研股份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兩天人形機器人概念火熱,PEEK材料板塊確實漲勢較好,對公司股價可能有一定積極影響,但是股價漲跌是正常現象,還受多重因素影響。

針對公司PEEK材料在機器人相關部件上的應用及佈局情況,中研股份董秘辦人士表示,在人形機器人的各個關節齒輪處確實可以應用PEEK材料。“公司目前沒有直接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企業開展合作,後續可能會接觸。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仍以醫療、汽車等應用市場爲主。”

爲滿足機器人輕量化“以塑代金屬”需求,早在2024年,會通股份已推出PEEK材料、碳纖增強特種工程材料等多種材料解決方案。

“公司研發出的可用於機器人手部部件的TPE軟膠材料解決方案,已在市場推廣中。”會通股份董秘辦人士昨日(8月6日)表示。

作爲行業內另外一家改性塑料頭部企業,金髮科技近期同樣在開拓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新興領域,該公司研發的超耐溫、耐磨PPA(耐高溫尼龍)和PEEK材料已在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的關鍵零部件領域實現應用。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佈局方面,昨日(8月6日),金髮科技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是宇樹科技的間接參股公司,持有後者不到1%的股權;作爲金髮科技新材料業務板塊的重要產品,目前特種工程塑料可應用於人形機器人領域,碳纖維、PEEK等材料目前處於前期產品論證階段,預計未來將陸續實現批量化生產。

金髮科技董秘辦人士進一步介紹,該公司已組建專業的人形機器人材料研發團隊,與宇樹科技、雲深處、智元機器人等機器人廠商,展開材料合作開發,部分客戶已實現批量供貨。“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內該業務對公司業績貢獻有限,但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領域有望成爲公司重要的新興增長點。”

“沃特股份的PEEK合成樹脂產線自去年年底試投產,今年5月取得正式生產許可後,已正式開展生產。”昨日(8月6日),沃特股份董秘辦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賽已具備PEEK型材生產及加工能力,可供應給機器人、半導體等領域客戶。

針對目前公司PEEK產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沃特股份董秘辦人士表示,該公司正配合終端客戶進行前期產品驗證工作。不過,就短期來看,預計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領域產品出貨量相對有限,未來可能會成爲公司一個業務增量點。“對沃特股份來說,PEEK產線投產後,至少在短時間內,公司業績釋放並不完全依賴人形機器人。”

PEEK材料崛起背後的“冷與熱”

中金公司近日研報稱,人形機器人輕量化大勢所趨。以特斯拉和波士頓動力爲代表,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廠商在產品迭代時加碼輕量化。輕量化能夠爲機器人帶來諸多好處:提升續航能力、降低運動慣性、優化性能表現、提升安全性等。與汽車輕量化類似,機器人輕量化主要分材料優化、結構優化、工藝優化三類。

據悉,材料優化主要包括鋁合金、鎂合金、PEEK材料的應用。

其中,PEEK材料在航空航天、醫療、電子等行業中也有着廣泛的應用,未來有望成爲人形機器人減重的重要材料,帶動千億級市場空間。

根據沙利文諮詢的相關預測,在假設我國PEEK材料主要終端應用產品維持不變的情況下,2022年至2027年,國內PEEK材料市場需求量將由2334噸提升至5079噸,對應年複合增長率約爲16.8%。

浙商證券表示,國內PEEK材料生產企業在價格、響應速度、擴產能力上均具備更大優勢。未來如果人形機器人加速放量,國內相關企業有望加速本土化替代,實現份額突破。

不過,受限於合成工藝的複雜性,PEEK材料成本始終高企;加之當前概念股熱度與實際應用場景間存在明顯落差,其真實市場滲透仍面臨顯著制約。

一家專注於PEEK材料生產的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PEEK材料的價格因品牌、規格、用途、生產工藝及市場供需等因素存在較大差異。以3D打印用PEEK線材爲例,其價格約爲1200元-1800元/公斤。而普通的3D打印耗材如 PLA、ABS等,價格一般在50元-100元/公斤左右。由此計算,PEEK線材價格大約是普通耗材的20-40倍之間。

沃特股份董秘辦人士舉例稱,一般情況下,普通家庭服務型機器人,可能對材料要求沒那麼高,使用PPA、PPS等碳纖維複合材料,從性價比角度能更好地解決材料輕量化問題。雖然PEEK性能極佳,但從客戶需求角度考慮,其性價比相對較低,價格較高。在通用材料能夠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客戶可能會綜合考慮是否選用PEEK材料。現階段,實際產業邏輯與二級市場的期待可能會存在一定差異。

有券商機構人士昨日(8月6日)表示,雖然市面上部分上市公司的PEEK材料相關產品已應用到人形機器人的部分零部件。但目前也只是處於送樣階段,這個行業尚處於產業化發展初期。即便考慮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需求增長,短期內產能也可能遠超實際市場消化能力,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資本基於未來預期在炒作概念,而非基於當下真實的市場需求。

上述PEEK材料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高昂的成本會限制PEEK材料的大規模推廣,如果能夠大幅度降低製造難度,就會降低成本並且實現大規模推廣。

有PEEK材料上市公司方面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考慮到PEEK材料整體造價成本高昂,其所在的公司早在2024年已經進行了一批產品降價,目前公司產品的普遍售價相較於2023年已經有所下調。“不同型號的產品降價幅度不同,區間大概在每公斤一百元至數百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