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輕量化大勢所趨,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 | 投研報告
太平洋近日發佈機械行業週報:國內外頭部企業的產品迭代趨勢彰顯了輕量化的可行性,表明其是未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的核心趨勢。從技術上看,人形機器人實現輕量化主要分爲結構輕量化和材料輕量化。結構輕量化通過參數優化、拓撲優化、形態優化及集成化設計來實現機器人減重。
以下爲研究報告摘要:
報告摘要
行情回顧
本期(8月11日-8月15日),滬深300上漲2.4%,機械板塊上漲3.1%,在所有一級行業中排名11。細分行業看,激光加工設備漲幅最大,上漲9.0%;工程機械跌幅最大,下跌0.4%。
本週觀點
人形機器人輕量化大勢所趨,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
人形機器人輕量具備續航能力提高、靈活性提高、減少成本以及降低機器過重帶來的安全隱患等等優勢。此前特斯拉在2023年12月發佈的Optimus Gen2,體重從第一代的73kg降至63kg,減重了10kg,同時其行走速度提升了30%,平衡性和全身控制力也有所提升。宇樹科技2024年5月發佈的Unitree G1重量僅35kg,採用鋁合金與工程塑料結合,兼顧強度與輕量化。國內外頭部企業的產品迭代趨勢彰顯了輕量化的可行性,表明其是未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的核心趨勢。從技術上看,人形機器人實現輕量化主要分爲結構輕量化和材料輕量化。結構輕量化通過參數優化、拓撲優化、形態優化及集成化設計來實現機器人減重。材料輕量化是通過低密度、高性能材料替代傳統金屬,在滿足機械強度、耐熱性、耐腐蝕性等要求的同時降低重量,目前,鎂合金、PEEK、碳纖維等材料憑藉各自優勢成爲主要的選擇方向。其中:1)鎂合金:密度低於鋁合金,以及具有高強度、高散熱性、減震性好等優勢。2)PEEK:具備耐高溫、自潤滑、耐磨損、耐腐蝕等優勢。3)碳纖維:具備密度低、高強度、耐疲勞性、耐磨損等優勢。我們認爲,輕量化助力人形機器人在續航、性能、安全等多方面優化提升,是未來產業發展重要趨勢,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波動,外部需求波動。(太平洋 崔文娟,張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