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動化展 聚焦人形機器人

2025年自動化展將於8月20日登場,廠商不約而同聚焦人形機器人的解決方案。圖/新華社

8月份自動化展展覽重點

2025年自動化展將於8月20日登場,包括AI及3D視覺辨識廠商所羅門、達明機器人及和椿,都將端出最新研發成果,並不約而同聚焦人形機器人的解決方案。

機器人產業的上中下游業者及六大公協會於22日成立臺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國科會亦公佈AI十大建設。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預期2030年,臺灣機器人整體產值可望突破兆元,並以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爲目標。

雖然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法說會時表示,人形機器人明、後年扮演要角還太早,機器人大廠特斯拉亦調整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軟硬體設計,但臺灣業者仍認爲,人形機器人的時代,終有一天會成熟,在研發方面皆如鴨子划水,不敢輕慢。

事實上,外資研究機構均看好人形機器人的前景,花旗預估2035年時可達1300萬臺,高盛預估2026年至203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爲50%,麥格里則預期2030年有機會突破百萬、達到116萬臺機會。

今年自動化展,包括所羅門、達明機器人及和椿科技等業者都將展示人形機器人的解決方案。

所羅門已商品化軟體解決方案爲AI及3D視覺辨識,並與機器手臂、AMR、系統整合商合作,應用於生產線檢測。近期積極投入研發資源於Super Vision超眼力解決方案,在快速移動過程中,仍可做到精準視覺辨識,該方案可搭配Nvidia Isaac GR00T,並運用人形機器人上。

而達明營運長黃識忠亦表示,協作型機器人是最接近人形機器人的產品,由於內建視覺辨識及AI推論,搭配輪子或四足,即可進階爲人形機器人。但該公司亦坦言,人形機器人何時普及,仍視成本及智慧化程度而定。今年8月達明應會展示自行研發、配備輪子的人形機器人產品。

不可諱言,目前人形機器人整機發展,以美國、中國大陸最爲先進。以機器人整合解決方案爲主的和椿,先以代理爲策略,預計8月展示代理自中國大陸優必選及越疆的人形機器人。和椿目前正與客戶洽談POC(概念驗證),和椿針對機器人的研發方向,以垂直應用爲主,鎖定物流、零售及服務等產業,而機器人的「大腦」則傾向與國際級業者或國產繁中版的大語言模型業者(如鴻海Foxbrain)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