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創新醫藥扎堆亮相科博會 全景視窗展示北京未來產業

來源:北京晚報

滿場跑的人形機器人,能透視的眼科手術設備,可診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大腦“地圖”……昨天開幕的北京科博會如同北京未來產業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人形機器人“天工”再升級

走進展館便能發現,機器人成了每個展區的標配,五花八門的機器人有的揮手迎接觀衆,有的趴在地上做俯臥撐,還有的在整個展館內跑來跑去。

“大家好,我是天工……”在亦莊展區裡,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天工”揮起手臂,來了一段表演秀。此次亮相的是“天工”第一次發佈的版本,迄今爲止,“天工”已迭代三次。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天工2.0”也將在近期發佈。

從外觀上看,“天工2.0”與之前版本有所不同,採用黑、白色的全新外觀設計,更加酷炫,身高也比“天工1.0”要高出10釐米、達到1.73米,體重73千克。“天工2.0”將是國內首個針對複雜地形自適應行走的人形機器人。

創新器械繪製大腦“地圖”

科博會上,一批高端醫療器械驚豔亮相,勾畫出醫療創新帶來的未來圖景。圖湃醫療展示了最新的眼科手術設備——數字化全息掃頻OCT術中導航顯微鏡。“引入OCT技術後,醫生能夠像CT一樣對相關結構、組織進行‘透視’,看得更加立體,從而助力醫生更精準地完成手術。”圖湃醫療工作人員介紹。

還有的醫療器械採用創新的腦部治療方式,嘗試攻克自閉症、抑鬱症、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一份自己的‘功能地圖’,有的人可能語言分區發達,有的人可能運動分區發達。”創新企業銀河方圓帶來了一臺能夠針對不同腦功能區進行精準對症治療的腦環路起搏器。工作人員拿起儀器放置在頭部一邊演示一邊介紹:“針對不同的患者,我們會先畫上一份個性化的大腦‘功能地圖’,精準繪製出全腦213個功能分區圖譜。根據這份‘地圖’,我們會精準定位影響病人情緒、功能等的具體分區,發送脈衝信號進行刺激,幫助病人重新建立環路,從而起到治療的作用。”

更多新藥備受關注。在亦莊展區,北京泰德製藥公司展示了凱立通、蘇樂達兩款新藥:凱立通是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利馬前列素片,用於治療腰椎管狹窄症,填補了腰椎管狹窄的市場空白;蘇樂達是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利斯的明貼劑,用於治療輕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

創新成果密集亮相

“行業首創”“國內首次”“全球領先”……記者在各大展區內發現,不少新技術、新產品前面都帶着這樣的標籤,展示着北京在前沿領域的創新成果。

“這款關節模組將電機、減速器、驅動器深度集成,突破傳統伺服電機30%的體積限制,重量僅爲傳統伺服電機的六分之一,卻可提供高達3倍的扭矩密度,能夠顯著提升機器人運動性能。”北京靈足時代公司技術運營李黔琦介紹,該模組已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量產,在保證相比工業伺服功率密度提升5倍的同時,將仿生機器人核心部件成本降低40%,真正推動智能硬件進入高性價比時代。

“北京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核心優勢在展區得到立體化呈現。”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曹政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