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向標|工信部:推動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宇樹科技啓動IPO輔導

本週硬科技領域投融資重要消息包括:工信部: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立法研究儲備;北京亦莊推出首個地方6G產業資金支持政策;大模型獨角獸公司MiniMax最新估值超40億美元。

中共中央:加大對關鍵前沿領域科技創新和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力度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加大對關鍵前沿領域科技創新和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健全知識產權領域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銜接機制,推動知識產權領域綜合治理。

國資委:央企要加快向科技創新驅動“智慧型增長”轉變

7月16日至17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會議要求,國資央企必須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爲開創企業改革發展新局積聚新動能新優勢。要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開啓增長的“第二曲線”,加快實現從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長”向科技創新驅動的“智慧型增長”轉變。要着力提升原創性引領性技術供給能力,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形成“創新-產業-創新”的良性循環。會議提出,要持續推進重點產業提質升級,超越內卷競爭,維護產業價值,突出互利共贏涵養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體系不斷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向躍遷。要以高效能改革推動構建新型生產關係,着力提升資源配置、管理運營、激勵約束、監督服務等方面效能,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營造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良好環境。

工信部:推動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超前佈局新領域新賽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持續培育發展動能。組織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展專項行動,培育新產業、打造新動能,加快發展生物製造、低空產業。推動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超前佈局新領域新賽道。

工信部: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研究儲備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7月17日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強調,要統籌推進立改廢釋,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研究儲備。要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健全行政執法程序制度,持續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發揮行政複議監督作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北京亦莊推出首個地方6G產業資金支持政策

全國首個地方6G產業專項資金支持政策在北京亦莊落地。今天,北京經開區信息技術產業局副局長畢詩豪介紹,亦莊將通過10項舉措發力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其中,對承擔國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企業,給予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最新發布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推動6G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十項具體行動。其中,“技術領航攻堅行動”鼓勵關鍵技術研發,培育6G核心技術競爭力。對承擔國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企業,給予1:1配套、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

重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方案》 構建全域覆蓋路側基礎設施體系

《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渝鏈智擎”行動計劃(2025—2027)》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到,推動車路雲一體化建設。制定《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方案》,構建全域覆蓋、技術多元、標準統一、服務可靠的路側基礎設施體系。建成分層解耦、跨域共用、充分共享的雲控基礎平臺。打造涵蓋協同預警、協同輔助駕駛、協同自動駕駛功能的智慧公交、幹線物流、自動泊車等應用場景,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積極籌措交通運輸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建設資金。到2027年,累計建成感知路口600個,覆蓋城區道路與高速公路里程2500公里,通過OTA升級實現具備協同預警功能的各類型在用車輛超過20000輛。

》》IPO

宇樹科技開啓上市輔導

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已開啓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爲王興興,王興興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權,並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控制公司10.9414%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7630%股權。

》》一級市場

AI創企Anthropic計劃新一輪融資 估值或超1000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正處於新一輪融資的早期階段,此次融資可能使其估值超過千億美元。

大模型獨角獸公司MiniMax最新估值超40億美元 知情人士:公司正尋求A股上市

記者從接近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的知情人士處瞭解到,MiniMax即將完成近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新融資,本輪融資後公司估值將超過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該知情人士同時透露,MiniMax正尋求A股上市。

海藍聲學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日,海洋傳感器與裝備研發商北京海藍聲學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爲蘇高新金控、崖州灣科技城、昊辰資本。海藍聲學成立於2021年,專注于海洋傳感器與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掌握核心技術,提供水下傳感器與海洋系統裝備產品矩陣,服務於全國多家重點科研院所、高校、海洋工程單位及涉海企業。公司此前曾獲崖州灣科技城、昊辰資本投資。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7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58.65%。

慧感智能完成戰略融資

近日,柔性觸覺電子皮膚研發商杭州慧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常春藤資本爲本輪投資方。慧感智能成立於2025年,專注於柔性觸覺電子皮膚的研發與應用轉化,具備從感知材料設計、傳感器陣列架構到算法平臺協同開發的全鏈路能力,服務於先進製造領域。公司此前曾獲星源材質戰略投資。

國產算力軟件服務商清程極智再獲過億元融資

智能算力系統軟件服務商-清程極智完成過億元最新融資,距離上一輪過億元融資不到半年。本輪由某知名產業方領投,上海市屬國有創投平臺、聯想創投、並行科技、奇績創壇等知名產業投資機構跟投。

朗毅機器人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朗毅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投資機構英諾天使基金領投,嘉道資本跟投,老股東奇績創壇持續加註。所獲資金將重點用於具身導航模組的量產與技術升級、空間智能算法的持續迭代與數據積累,以及與人形機器人廠商的生態共建等。

》》二級市場

寒武紀:調整2025年度定增方案 募資總額不超過39.85億元

寒武紀(688256.SH)公告稱,調整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調整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9.85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的淨額擬投資於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臺項目、面向大模型的軟件平臺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裕太微:股東李海華擬減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裕太微(688515.SH)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非控股股東李海華計劃根據市場價格,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40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減持期間爲自公司披露股份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

中潤光學:股東擬減持不超過0.562%公司股份

中潤光學(688307.SH)公告稱,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張傑擬減持不超過0.215%公司股份,董事金凱東擬減持不超過0.347%公司股份,減持期間爲2025年8月6日至11月5日。減持原因爲自身資金安排。

美迪凱:擬20億韓元收購海碩力、INNOWAVE VIETNAM100%股權

美迪凱(688079.SH)公告稱,公司擬以20億韓元收購KEM TECH CORP.持有的海碩力光電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碩力”)100%股權。同時,公司擬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MDK KOREA CO.,LTD.以10億韓元收購INNOWAVE CO.,LTD.持有的INNOWAVE VIETNAM CO.,LTD.(以下簡稱“INNOWAVE VIETNAM”)100%股權。以上兩項交易,合計總金額爲219.47萬美元。海碩力與INNOWAVE VIETNAM,是超薄光學軟膜濾光片業務前後道加工的關聯企業(擁有共同間接持股大股東)。INNOWAVE VIETNAM已進入國際知名品牌三星的供應鏈,通過以上兩家標的公司的收購,公司可直接進入三星供應鏈。同時,標的公司的產品與技術有效填補了公司在超薄光學軟膜濾光片業務的空白。

概倫電子:股東擬合計轉讓公司5.00%股份

概倫電子(688206.SH)公告稱,公司股東KLProTechH.K.Limited、共青城明倫等轉讓方與上海芯合創一號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轉讓方擬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21,758,893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00%)轉讓給受讓方,每股轉讓價格爲28.16元,股份轉讓總價款爲6.13億元。本次協議轉讓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國盾量子:擬與關聯方簽訂2份維保服務合同 預計金額爲510萬元

國盾量子(688027.SH)公告稱,公司擬與國科量網及其全資子公司簽訂2份提供服務合同,主要爲量子保密通信幹線及量子城域網設備提供維保服務,預計金額爲510.00萬元。包含此次交易,過去12個月內,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與國科量網及其子公司發生的交易、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與關聯方簽訂提供服務合同的關聯交易(剔除公司已履行過股東大會審議的關聯交易)均未達到3,000萬元,且未達到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或市值1%以上。該關聯交易議案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