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超級材料”火了,這批龍頭正脫穎而出

牛市的動能太強了!

即使宏觀面上存在一些隱憂,但在市場押注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上升,散戶入市情緒高昂的氛圍下,無論是美股、還是A股,都重新恢復了上行勢頭。

今天A股低開高走,上證指數+0.96%,重新回到了3600點上方,普漲格局明顯。

得益於降息和流動性寬裕的預期,科技股今天的表現尤其出色,消費電子、通信設備、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漲幅領先。

今天重點跟大家聊聊最強的概念板塊:PEEK材料。

PEEK是一種特種工程塑料,由於在人形機器人上被廣泛應用,對改善機器人的輕量化、仿生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從去年開始被市場逐漸重視起來。

PEEK主要用在傳動件、外殼、支撐件等關鍵結構部位,是電機和傳感器之外,人形機器人商業價值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

我們知道,過去講“輕量化材料”的時候,講得較多的通常是“碳纖維”、“鋁合金”。

三者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先說鋁合金,鋁最大的特點是便宜、容易加工,因此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在門窗、汽車、火車、手機中框、光伏支架等各種地方都有廣泛應用。

但鋁合金也有缺點,主要問題是強度不夠,因此在一些高端領域逐漸就被碳纖維取代了。

碳纖維的成本爲200-1000元/kg,是鋁合金的10-20倍,但密度僅爲鋁合金的55%-70%左右,相對更輕,且拉伸強度提升5倍。

因此,在高端場景上,像飛機、火箭、衛星、跑車、風電葉片、高爾夫球杆、網球拍、自行車等領域,碳纖維就取代了鋁合金。

在上一輪2019-2021年的牛市中,由於下游場景風電、軍工等的需求爆發,碳纖維也跟着成爲了漲幅最大的細分板塊之一。

當然,碳纖維也不是完美的,它最大的問題是在耐環境性和生物兼容性上不夠友好。

什麼意思呢?

耐環境性,即耐氧化、耐腐蝕、耐摩擦、抗衝擊等,碳纖維的表現並不好;

生物兼容性,即無毒性、無致敏性等,碳纖維也不如人意,長期接觸人體容易引發炎症反應。

因此在跟人類接觸較多的場景,碳纖維通常需要塗上保護層,但即使這樣,用得久了也會被腐蝕掉。

這時候,第三代輕量化材料——PEEK就登場了。

PEEK的成本比碳纖維還要貴,大約在500-1000元/kg,拉伸強度也不如碳纖維。

但它最大的優點,正是碳纖維所欠缺的耐環境性和生物兼容性。

生物兼容性上的優點,讓它得以在醫療器械領域獨領風騷,比如脊柱融合器、人工關節、牙科種植體、手術器械等廣泛應用。

耐環境性上的優點,讓它得以在軸承、齒輪、密封件、泵閥、傳感器外殼、人形機器人結構件等領域滲透度不斷提升。

可以看到,PEEK是新一代更環保、對人類更友好的輕量化材料,而且耐磨性、抗衝擊性強,和人形機器人簡直就是絕配。

PEEK材料其實早就被研發出來了,但過去並不受重視,主要原因是傳統的應用場景比較小衆,市場規模不大。

因此看PEEK產業鏈上的企業,你會發現普遍市值不高、營收規模不大、業績增速也比較緩慢。

單看現有的財務數據,基本都不怎麼拿得出手。

這個領域的投資,只能看市場預期+行業地位,更類似於風險投資的概念。

先說市場預期。

不同的機構,基於自身的認知差異,對未來的預期判斷是差異極大的。

畢竟變量太多,線性推導意義不大。

傳統的機構,如Marketsand Markets預測,全球PEEK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15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21.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爲7.5%。

針對中國市場,普華有策給出的數據是,預計2025年中國PEEK市場規模爲21.8億元,2031年將達50億元,2025-2031年中國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爲14.4%。

這就是傳統的線性推導,主要計算的是常規工業領域的應用。

但券商給出的數據普遍要樂觀很多,比如國金證券、東吳證券等券商均測算——

若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量達150萬臺,單臺人形機器人將消耗6.6-8公斤PEEK,僅人形機器人領域對PEEK材料的年需求就將超1.2萬噸。

那麼到2030年,國內PEEK材料需求將達到167億元以上,比現有規模大幅增長7.6倍。

如果真能實現這個目標,現在的業績就完全不重要了。

再看產業鏈和行業地位。

整個PEEK產業鏈可以分爲上中下游,

1,上游原材料領域。

上游領域主要提供PEEK核心原料DFBP的供應,主要龍頭有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凱盛新材。

從產能角度來看,新瀚新材規模最大,產能爲8000噸/年,中欣氟材次之,產能達5000噸/年,凱盛新材第三,產能約4000噸/年。

從近一年的股價走勢來看,新瀚新材最強,漲幅186%,中欣氟材次之,漲幅157%,凱盛新材第三,漲幅54%。

股價走勢=產能地位,兩者基本成正比。

2,中游PEEK製造領域。

這個領域生產廠家衆多,A股上就有中研股份、南京聚隆、富恆新材、普利特、沃特股份、聚賽龍等一大票公司。

根據行業地位,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陣營:

第一陣營:中研股份、南京聚隆。

第二陣營:富恆新材、普利特、沃特股份、聚賽龍等。

中研股份和南京聚隆,都是業內的一線企業,產能規模較大,且技術相對先進。

它們的差異在於——

中研股份是特斯拉Optimus關節軸獨家供應商;

南京聚隆則主要與優必選、宇樹科技等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深度合作,爲其提供關節模組、傳動齒輪等核心部件。

目前中研股份近一年股價漲幅148%,南京聚隆漲幅113%,在板塊中的漲幅相對領先。

第二陣營方面,富恆新材相對更受市場關注,近一年股價漲幅104%。

主要原因是,產品已通過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驗證(單臺用量約30kg,用於骨架、軸承等關鍵部件),且產能擴張激進,未來有機會進入一線陣營。

其餘幾家,雖然各有特點,但由於產能規模較小,且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的佈局相對落後,股價更多屬於跟隨式上漲。

3,下游應用領域。

這個領域的個股也很多,包括肯特股份、超捷股份、華密新材等。

目前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是華密新材,近一年股價漲幅141%。

主要原因是,公司有獨到技術優勢,其研發的通過納米碳管摻雜的梯度增強技術,使PEEK材料抗壓強度提升40%(達180MPa),且在-196℃(液氮環境)至260℃(火箭燃料艙)全溫域測試通過,在航天軍工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按2025Q1的數據,其軍工訂單佔比達45%,跟其它公司基本不在一個賽道。

最後總結:

現在的PEEK板塊,本質上是一種風險投資,現階段的業績基本不重要。

市場更看重的,是人形機器人爆發後的巨大市場變量,以及公司本身在這個領域裡的產能和技術優勢。

這些優勢,決定了公司在未來的市場瞬息萬變中,能否搶到最大的蛋糕。

更多行業、板塊及公司分析,君臨將在《私享版》中同大家繼續深入分享,更有超值優惠等着您。

另外,近期公衆號文章由於涉及敏感信息頻頻被刪,部分文章將重新在私享版上線,僅供內部傳閱。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iOS系統如無法通過以上二維碼訂閱,可點擊公衆號主頁下方“私享版”訂閱。

如有疑問,請諮詢客服:

1)君小盈:JHservice2

2)君小福:junlinshou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