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年內下調概率加大 業內預測:最快9月下調
4月2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2025年一季度例會。在會上,保險業專家對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發表了意見,認爲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13%。
按照預定利率動態調節機制的要求,保險公司要動態調整該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險、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和萬能型人身保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當一家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高25個基點及以上時,要及時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並在2個月內平穩做好新老產品切換工作。
最新公佈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13%,低於當前預定利率37個基點,這也是差值首次超過25個基點。業內人士就此預測,如果7月的研究值也低於2.25%,那就意味着預定利率達到了調整的條件。考慮有兩個月切換產品的寬限期,最快今年9月份,2.5%預定利率的產品恐將面臨新一輪下調。
預定利率首次高於研究值25個基點
2024年8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中提出,對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進行調整,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
根據監管要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定期組織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召開會議,結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變化和行業資產負債管理情況,研究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有關事項,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
2025年1月,監管正式實施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動態調節機制,並公佈了首期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34%。按照調節機制要求,當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兩個季度高於研究值25個基點以上,有可能觸發人身險預定利率調整和產品調整。
業內人士認爲,每個季度發佈的研究值,參考了幾個市場利率指標制定,影響着未來預定利率調整的走向,相當於保險產品的“利率基準”,就可以對未來預定利率的調整有所預判。最新公佈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低於當前預定利率37個基點,也是差值首次超過25個基點。
經2024年8月下調後,當前的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爲: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降爲2.5%,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降爲2.0%,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降爲1.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1.5%執行。
精算馬克主理人Mark在微信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7月的研究值也低於2.25%的話,那就意味着預定利率達到了調整的條件。考慮有兩個月切換產品的寬限期,最快9月,2.5%預定利率的產品就得下調。按照過往的調整水平,分紅型產品的預定利率得比普通型產品低0.5%,萬能險產品得比分紅險再低0.5%。
部分儲蓄險、分紅險產品即將停售
根據監管要求,保險公司要加強趨勢性分析和前瞻性研判,動態調整本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險、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和萬能型人身保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統稱預定利率最高值),要求預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數。
當市場利率、公司經營等情況在短期內出現重大變化時,要及時啓動相應決策機制,研究調整各類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
“目前來看,繼續調降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預定利率高於7月份公佈的研究值25個基點,預定利率就需要下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記者表示,(預定利率下調)主要還是希望減低保險產品的利差損風險。
在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2025年一季度例會上,保險業專家認爲,應當加快浮動收益型產品發展轉型,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推動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參會保險公司表示,將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預定利率研究值走勢,及時跟進市場利率變化,結合行業發展和自身經營情況,研究調整產品定價,不斷提升負債質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保險中介渠道獲悉,部分預定利率爲2.5%的儲蓄險產品,及預定利率爲2%的分紅險產品,將在4月30日24點下架。此外,保險公司也在準備新的產品。
此前,在人身險預定利率多次下調的時點前夕,屢次出現在銷售端“炒停售”的情況。對此,龍格表示,一些保險公司、中介公司及業務人員頻繁炒停售,會導致當期業績大增,之後好幾個月業績低迷,如此“殺雞取卵”的行爲後患無窮。
在他看來,在當前各渠道“報行合一”的大前題下,去年保險新“國十條”和4月18日《關於推動深化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的通知》出臺,都是爲了行業的長期持續發展。“炒停售現象還會持續存在,但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龍格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