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呼籲高鐵站臺禁菸”?如何找到最大公約數
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趙志疆
日前,高鐵建議勿食用方便麪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相比在高鐵車廂內聞泡麪的味道,他們更難接受的是,在高鐵站臺等車時,旁邊有乘客在站臺吸菸。對此,12306工作人員迴應稱,車站站臺多爲露天環境,目前並無禁菸規定,車站通常會設置專門的吸菸區及滅煙設施。
二手菸對人體的危害無需贅言,《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目前,國內多地都出臺了專門的控煙條例,明確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菸。車站站臺雖然不屬於“室內”,但顯然不能等同於普通的“室外”:由於乘客出行時間集中,站臺上往往人流密集,噴雲吐霧者難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這也是不少人呼籲高鐵站臺禁菸的原因所在。對於吸菸人羣來說,這樣的“一刀切”顯然是難以接受的,車廂內部早已全面禁菸,如果站臺上禁止吸菸,到底該去哪兒尋求片刻的放鬆?
從“高鐵建議勿食用方便麪”,到網友“呼籲高鐵站臺禁菸”,兩次網絡討論暴露出了同一個問題:公共空間內,如何兼顧個人愛好習慣與周圍人羣的感受,找到最大公約數?很顯然,“一刀切”式的方案註定收效甚微。由於涉及不少人的訴求,實際執行中難免會遭遇重重困難,更重要的是,“一刀切”難免會製造羣體對立,甚至由此引發矛盾和紛爭。
實際上,解決這樣的問題並不難,機場內的吸菸室早就給出了“參考答案”。相比起單純的“管”或“不管”,通過設置“吸菸點”“泡麪點”等專屬空間,既可以滿足特定羣體的需求,也可以在不同羣體之間設置“緩衝區”。提高服務的精度與溫度,就能減少公衆的不適感,從而最大限度謀取公約數。涉及公共事務的方方面面,強化服務者意識都是破解難題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