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葉丙成未違性平法 教育部仍要查是否違反公務員名譽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涉及泄漏性平案學生個資,遭7名民進黨立委送教育部性平會調查,至今已請假近90日。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今年四月臉書貼文涉及泄漏性平案學生個資,今性平會調查結果出爐,認定葉不適用性平法第23條第2項保密義務規定,但教育部將就性平會決議,依照公務員服務法及相關規範,進一步釐清葉丙成行爲是否涉及損害公務員名譽及政府信譽,並依法處理。
針對葉丙成疑涉泄露個資案及不當施壓案,教育部今天說明,甲生於今年4月11日於社羣媒體發文,指控葉丙成於1月間曾私下聯繫其指導教授,表達關切,致使該教授提前退休,導致學業受影響。葉於4月21日於社羣媒體張貼多張與該教授的對話截圖,說明聯繫用意,而甲生認爲該貼文涉及揭露其社羣帳號資訊,控葉違反個資與保密原則。
教育部表示,雖然葉已將截圖加以遮罩,但5月21日甲生再次於社羣媒體發文指出,貼文截圖仍可辨識其真實姓名。同日,葉刪除貼文,並另行張貼道歉聲明。
對此,性平會調查認定,葉並非該校園性別事件案調查成員或相關主管,與該事件無職務關聯,其聯繫導師亦僅表達關心,未構成利用職權對學生行使不當影響力,也未違反性平法規定。
經性平會決議,葉丙成貼文所附對話截圖,經處理後雖有灰色塊遮蔽,仍隱約可辨識學生姓名,至於此是否涉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並非性平會審議範圍。
教育部也指出,葉丙成取得相關資料的途徑,並非源自執行公務所持有的資料。至於是否涉及非公務機關泄漏個資而損及當事人權益,尊重當事人循司法途徑救濟,亦將積極配合檢調單位後續調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