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外賣騎手成爲一份奮鬥到老的職業,是企業最好的社會責任答卷

極目新聞記者 陳紅

8月19日,“京東黑板報”微信公衆號發佈消息稱:“截至目前,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突破15萬人,公司爲他們全部繳納五險一金且承擔所有費用,每人每月平均繳納約2000元。”

15萬名外賣騎手有了健全的福利和保障,這一消息讓“京東已爲15萬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網友們紛紛點贊稱“這15萬個家庭以後就有保障了”“這纔是真的給外賣騎手最大的福利”“有擔當的好企業”……

這一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消息發佈,距離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朋友圈的喊話剛好5個月。當時,這位向來低調的京東創始人,罕見地開炮:“我們所學的知識、商業模式、技術算法都不應該用來壓榨社會最底層的兄弟們!”“呼籲所有快遞員和騎手都可以獲得五險一金待遇,因爲今天中國幾大平臺的利潤和市值完全可以支撐!”

隨之而來的,社會上不乏質疑、奚落的聲音,有的認爲這只是“空談和作秀”,有的發出“成本不可承受論”,有的悲觀預測“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終受傷的還是騎手”。

15萬名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經用上五險一金和員工福利的消息,讓社會各界看到這一承諾落到了實處。

事實上,騎手福利的落地一直在緊鑼密鼓推進中。一個時間線,顯示了京東踐諾的速度和力度:2月11日京東外賣宣佈“0佣金”招募品質餐廳;3月1日京東率先爲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4月21日發佈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宣佈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可以優先爲對象安排工作;7月16日,京東外賣宣佈投入20億升級全職騎手福利,包括五險一金+防寒暑補貼+15萬輛二輪車;8月19日,京東發佈消息稱,15萬外賣全職騎手已經用上五險一金。

從一組數字也可以看出企業爲了外賣騎手福利落地的決心:15萬名京東外賣全職騎手,每人每月平均繳納2000元,一年繳納五險一金大約花費36億元。無怪乎有網友稱,這可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實打實的關懷。

劉強東曾回憶說,“回想2007年招聘第一個快遞小哥,我說一定要給兄弟們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確保他們退休後可以獲得足夠保障。那一年我們只有三千萬的收入,每天都在爲生存而掙扎。”“自己堅持了17年後終於見到了價值。”

這種堅守,在騎手羣體中正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比如,今年雙雙成爲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的曾嵐夫妻想在京東干到退休,曾嵐覺得:“有了五險一金,能解決買房、上學、看病、養老等等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覺得生活更踏實了。”

再比如,因結石手術住院的成都騎手張袁祥,走醫保報銷了費用的近80%。他直言,努力工作的前提是身體不能垮、生病敢看病,醫保真的太重要了。

還有,寧夏銀川的全職騎手張昊,喜得“小棉襖”,不僅休了20多天陪產假,還領了2000多元陪護津貼;成都全職騎手周攀月入過萬,用公積金還上了房貸;山東泰安騎手譚明偉的兒子被武漢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京東送來了賀喜獎金,還承諾未來會爲孩子提供優先實習和校招的機會……

然而放眼行業,現狀仍不容樂觀。2025年我國1500萬騎手中,仍有大量羣體缺乏健全的社會保障。深圳人社局抽查顯示43%衆包騎手未激活意外險;北京海淀法院近三年審理的騎手維權案件中,近九成維權案件涉及勞動關係認定爭議,暴露出平臺通過勞務派遣規避責任的普遍現象。

此外,部分平臺給騎手的“半保障”模式,被指刻意模糊社保權益逃避責任。在某些地區,有平臺對收入達標的騎手提供養老保險50%補貼,需要騎手先墊付,剩下50%騎手自己掏錢。騎手是按靈活就業羣體,也就是以個人名義自行繳納。但這種方式,騎手依舊沒有得到完備的保障,畢竟社保不止養老,還有醫保、工傷、生育和失業保險。

推動騎手勞動權益保障完善的工作還任重道遠,京東在8月19日的“京東黑板報”上向全行業各平臺發出倡議:“以實際舉措推動騎手各項社保落地,只要騎手與平臺之間構成勞動關係,平臺就應與騎手簽訂勞動合同,履行用人單位爲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義務,讓騎手共享公司發展成果,而不是一味規避勞動關係,推卸本應承擔的責任。”

如今,京東通過長期投入驗證了可持續保障模式的可行性,爲互聯網平臺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了實踐範本。更爲令人安心的是,將於9月1日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明確,所有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繳納社保。以往因用工關係複雜、就業靈活、流動性大等問題造成的社保真空局面或將改寫。

有了穩定的工作收入和健全的社會保障,才能全面呵護勞動者的職業尊嚴。當騎手們可以自豪地說“我想幹到退休”,那便是對企業社會責任最生動的詮釋。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