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價跌、關稅衝擊 10月電價有望凍漲

國際燃料價格走跌,加上考量關稅對產業的潛在衝擊,臺電十月電價可望凍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閣即將進行局部改組之際,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九月進入作業階段,預計九月底舉行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十月電價。隨着國際燃料價格走跌,臺電今年上半年累虧縮小至一五五億元,今年全年更有機會打平;此外,考量關稅不確定性衝擊產業,十月電價有望凍漲。

若臺電以今年財務打平爲目標,目前來看,單純反映成本,十月電價漲幅約百分之五。但考量下半年能源價格繼續走跌,漲幅還會縮小。據瞭解,臺電目前評估,今年全年處在「打平」邊緣。臺電屆時也會在電價費率審議會報告成本分析。

不過,即使臺電今年財務有望打平,但仍揹負鉅額累計虧損。截至去年底累虧四二二九億元,加上今年上半年虧損一五五億元,累虧金額四三八四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資產負債比仍達百分之九十三點四,舉債空間有限。

由於行政院「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千億元撥補臺電預算遭在野陣營刪除,政院編列一一四年撥補臺電千億元追加預算預期將會落空。行政院日前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匡列經費調高至五千九百億元,其中兩百億元給臺電強化工業園區的電網韌性;此外,在丹娜絲風災重建特別預算編列一○二億元,限定臺電用在災區電網復建。

若經立法院審議通過,今年內臺電最多可爭取到約三百億元特別預算,用來強化電網相關投資。臺電表示,這三百億元挹注,至少可讓臺電減少舉債,財務壓力可獲喘息。

國際原油價格自今年四月起出現較大跌幅,中油接連調降在六月及八月發電用天然氣價,皆有助改善臺電財務。截至今年六月底,臺電虧損已縮小至一五五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四四七億元虧損。

臺電表示,今年上半年虧損得以縮小,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去年十月調漲電價挹注;二是進入夏月電價,收入增加較多;三是今年國際燃料價格走跌,上半年燃料支出較去年同期減上百億元。整體來說,就是收入增、支出減所致。只要今年下半年國際燃料持續看跌,臺電虧損有望持續再縮小,甚至打平。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臺電財報,今年上半年臺電供電一二○○億度,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十四,但售電度數爲一一一三億度,卻年減百分之七,是否代表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國內產業用電減少?臺電解釋,目前產業用電呈兩極,半導體相關產業獨強,甚至用電還在成長,傳產用電則持續低迷,但和去年情況差異不大,臺電持續給予部分艱困傳產優惠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