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進門能“找對人辦成事”
“綜治中心是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重要載體。我們以縣級爲重點,開展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就是要推進縣級綜治中心實體化、實戰化、實效化運行,真正把縣級綜治中心打造成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指揮部、作戰部、參謀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擁軍這樣說。
截至目前,齊齊哈爾市16個縣級綜治中心全部完成規範化建設,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齊齊哈爾市堅持“硬件齊備、力量配強”,讓綜合治理有陣地、有底氣。按照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三區”科學佈局,全面推進縣級綜治中心場所設置規範化。全市縣級綜治中心總面積達16900平方米,平均1056平方米,全部設置80平方米以上的接待大廳,矛盾調解室、綜合研判室、指揮調度室、心理諮詢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讓“空殼子”變成“實心錘”,羣衆進門就能“找對人、辦成事”。全市縣級綜治中心全部實現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訪部門派員常駐,民政、人社、住建、工會、婦聯等行業主管部門和羣團組織輪駐、隨駐,實現“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甘南縣人民法院常駐縣綜治中心法官告訴記者:“我們縣法院常駐縣綜治中心,與其他部門協同聯動,訴前調解、訴調對接、司法確認、訴訟引導、速裁法庭等工作開展得更加高效便捷,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極大減少了羣衆訴累。百姓的心氣兒順了,我們看着也高興,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讓綜合治理有速度、有力度。齊齊哈爾市各級綜治中心組織全市政法幹警深入開展走百鄉(街道)、進千村(社區)、入萬戶活動和“三官一律”進網格活動,對各類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見事早。聚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實質性化解,完善綜治中心“一窗口受理、派單式分流、全流程管理、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深化拓展“四所一庭一中心+N”聯調聯動解紛模式,着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全科門診”,對複雜問題“聯合診脈、集體開方”。
據瞭解,今年以來,全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879件,化解率達到97%以上,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街道)、疑難事不出縣(市、區)域。
“根據縣綜治中心本月《社會治安形勢分析報告》顯示,當前由莊稼施肥、噴灑農藥等引發的矛盾糾紛較多,因聚餐飲酒導致的治安案件也相對增多,縣綜治中心要組織好政法和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矛盾的排查化解和社會面管控工作,防止小矛盾釀成大事件,傷害羣衆利益。”拜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國權在工作會議上要求。
堅持“數據賦能、智慧支撐”,齊齊哈爾市建立市縣鄉三級貫通的“碼上辦·馬上辦”綜治直通車平臺,推動綜合治理從“經驗決策”走向“數據決策”轉變,讓綜合治理有依據、更精準。信息平臺全量彙集羣衆訴求、矛盾糾紛、社會治安風險、安全穩定風險、網絡輿情風險等各渠道信息,構建“大數據池”,實施標籤化管理,精準定位羣衆“急難愁盼”。平臺打通公安、衛健、民政等部門數據壁壘,實現信息互通、數據連通、工作融通,實現各類風險精準管控。拜泉縣綜治中心依託“碼上辦·馬上辦”綜合服務平臺,開發縣域“泉有數”綜治信息平臺,實施羣衆訴求“一案一碼”,全程可查詢、可追溯,打造訴求解決“責任鏈”,並定期對各類數據流進行清洗、建模,深度分析研判,每月形成《社會治安形勢分析報告》,爲黨政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記者 崔東凱 張衝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