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科技與經濟發展 賴清德:推動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外交部13日舉辦「114年外交部春宴」,外交部長林佳龍(左起)、賴清德總統、駐臺使節團團長、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柏安卓(H.E. Ambassador Andrea Clare Bowman)一同向現場來賓舉杯致意。(杜宜諳攝)(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賴清德總統今晚出席「114年外交部春宴」,面對威權主義擴張,他重申,臺灣會持續強化國防力量,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也會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提升彼此的經濟韌性,更將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確保科技與經濟穩健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13)日晚間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資政田弘茂、吳澧培、李茂盛、姚嘉文、高英茂、陳忠源、顏志發、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政委劉鏡清、楊珍妮、外交部長林佳龍、國防部長顧立雄、數發部部長黃彥男、勞動部長洪申翰等人陪同,與使節團團長暨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柏安卓等各國駐臺使節共同出席「114年外交部春宴」。

賴清德表示,過去一年,全球局勢快速變遷,地緣政治起伏、供應鏈重組以及科技進展等因素,都深刻影響各國戰略佈局。他藉這個機會,感謝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在各個國際場合,展現對臺灣的重視和支持。

他說,我們看到,上個月的美日領袖聯合聲明、美日韓外長聯合聲明以及G7外長聯合聲明,都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在在彰顯了臺灣在全球的進步與繁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也感謝駐臺使節代表,跟我們一起努力,爲彼此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賴清德強調,他始終相信,一個更強大的臺灣,能爲世界做出更多貢獻。因此,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針對全球性議題持續關注,也解決影響國人最重要的議題,希望集結各方的力量,來爲國家發展擬定戰略,也加深臺灣和國際社會的合作。

去年,他出訪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羣島共和國、吐瓦魯國、帛琉共和國。他形容自己深刻感受到,我們就像是一家人。透過實地走訪、彼此交流,我們除了深化邦誼,互助合作,創造雙贏,也展現臺灣有決心,和各個友邦國家共同因應氣候變遷、淨零轉型、數位轉型等種種挑戰。

這個月初,在臺灣舉行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習營,是第一次以全社會防衛韌性爲主題進行討論,有來自30國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他感謝使節代表的支持和協助。接下來,在各個領域,也期待跟各國拓展合作機會,共同促進區域和世界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面對威權主義擴張,賴清德重申,臺灣會持續強化國防力量,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也會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提升彼此的經濟韌性,更將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確保科技與經濟穩健發展。

今年元旦,他發表新年談話提到,新的一年,我們還有更多精采的臺灣故事要告訴全世界。賴清德感謝各國使節位爲臺灣盡心盡力,透過各種方式,讓臺灣連結世界,讓世界認識臺灣多采多姿的故事。他相信,透過我們彼此更深更廣的合作,不僅僅會有更多精采的臺灣故事,也將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