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春節醫療服務防急診壅塞 石崇良:最快11月與醫院院長討論這事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最快11月或12月初將與各醫院院長討論,明年春節期間的常規性住院、醫護人員人力等調控,經彈性調牀機制,讓急診患者優先住院,不再重演今年年初醫院急診壅塞的狀況。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假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週日上路,全國13處地點就醫患者不多,遭質疑效果不佳。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將會持續宣導,滾動式檢討地點選擇、科別服務等,將觀察半年至明年農曆年後,檢討實施成效。另,石崇良最快於11月或12月初,將與各醫療院所院長討論,明年春節期間常規性住院、醫護人力調控,經彈性調牀機制,讓急診患者優先住院,不再重演急診壅塞情形。

石崇良今參與中華民國第30屆志願服務楷模「金駝獎」頒獎典禮,並於活動後受訪表示,國內週休二日制度實施已久,但基層診所週日開診率很低,民衆若有就醫需求時,將被迫前往醫院急診就醫,而要落實分級醫療、緩解急診人潮,必須在社區設立UCC,因應民衆假日時急診的需求。

「UCC是一個嘗試,確實不容易改變。」石崇良指出,新開設UCC地點,並非以往急診地點,但相較基層診所寬敞,又能提供一站式服務,如X光、抽血等檢驗檢查。且有成功案例,如臺南市永川醫院週日就醫達146人次,堪比地區醫院急診一天就醫能量,可見民衆仍有就醫需求,衛福部會持續宣導,並進行地點選擇、科別服務等滾動式檢討。

石崇良說,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上路首日,有民衆說沒有兒科醫師,目前已與兒科醫學會協調,希望兒科醫師在假日提供協助。UCC是醫療韌性重要的一步,將從實施的經驗中,慢慢修正,除宣導外,也要改變民衆的就醫想法,將觀察半年至明年農曆年後,再來檢討實施的成效。

石崇良指出,UCC試辦計劃會持續擴大,最終目標是避免如新冠疫情期間,基層診所無法快篩,所有人涌進醫院急診快篩的慘況,該困境直到開放居家醫療才解決。若要面對下一波挑戰,必須記取過去的經驗進行調整、預作準備。明年將設置統一的資訊系統,包括醫療資訊及醫材、藥品供應調度等,並以雲端爲基礎,往後若要擴大據點都可以立即到位,爲緊急應變措施的一環。

而臺北市UCC醫事人員目前都由北市聯醫調度,石崇良說,主要是臺北市地點委由北市聯醫協助,其有地利之便,而新北市場域就是由醫師公會、護理公會調度,未來,將與各縣市醫師公會討論,期待由基層診所支援。

至於,衛福部如何因應今年冬季流感疫情及明年春節連假?石崇良說,今年流感疫苗施打踊躍,目前已接種超過400多萬劑,可以降低重症及大流行的高峰,同時於春節期間增加住院、急診、門診的健保給付加成。

另,最快11月或12月初,將與各醫療院所院長共同討論,常規性住院應進行調控、分散,適時調度不緊急手術,可以避開春節期間,往前或往後安排,經彈性調牀機制,讓急診患者優先住院,因過年期間沒有人想住院,真的是不得已才需要住院,這是剛性需求。而醫護人員調度上,也希望春節期間不要減少太多。衛福部已做好各項準備,不再重演今年年初醫院急診壅塞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