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保護”單獨成章 明確規定清理欠款
4月30日,據新華社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
消息稱,作爲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稱,《民營經濟促進法》通過,讓民營企業可以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自由參與競爭,擁有更多與能力匹配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也可以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進而爲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聚焦民營企業生存困境
爲促進企業投融資提供方案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吸納就業、改善民生、推動科技進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聽到《民營經濟促進法》審議通過的好消息,我感到非常暖心、非常振奮,對民營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齊向東認爲,《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審議通過,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紮根更深、生長更活躍。“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首次寫入法律,意味着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關心愛護,已經從政策層面的“精準施策”昇華爲制度層面的“剛性保障”。
作爲民營企業家,齊向東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難題感觸頗深,在他看來,《民營經濟促進法》條條聚焦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現實困境,句句迴應民營企業家的核心訴求。隨着以AI爲核心的國際科技競爭白熱化、網絡安全博弈日益激烈,網絡安全技術研發也隨之進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攻堅期,穩定持續的現金流就好比“生命線”,不僅決定着企業能否在“卡脖子”技術上持續突破,更決定着國家關基設施的安全可控。
齊向東關注到,《民營經濟促進法》直擊行業痛點,通過“促進投資融資”“大力支持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爲技術型民營企業破解發展瓶頸提供了制度性方案。資金支持、重大工程、科技攻關項目等積極舉措一旦真正落地,民營企業資金流壓力會大大緩解,加速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的轉化,進一步強化AI賦能,夯實數字經濟、關基防護等領域的安全防線。
以公平競爭審查機制爲基礎
把暢通溝通機制寫進法治框架
南都記者關注到,此前,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招投標等方面面臨一些堵點難點。對此,《民營經濟促進法》以公平競爭審查機制爲基礎,強調通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讓民營企業平等獲得更多競爭機會。
齊向東認爲,上述規定讓民營企業可以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自由參與競爭,擁有更多與能力匹配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此外,《民營經濟促進法》還強調建立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讓民營企業享受到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服務。《民營經濟促進法》把暢通溝通機制寫進法治框架,恰似爲政企互動安裝了“穩定器”和“加速器”。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經濟促進法》還把“權益保護”單獨成章,對公平執法、預防和清理拖欠賬款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迴應民營企業家普遍關切。
齊向東認爲,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經濟發展正到了拼韌性的時候,亟須發揮好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作用。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民營經濟促進法》審議通過的好消息,能多維度、多層次振奮士氣,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進而爲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採寫:南都記者 劉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