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例!臺大「1天換下巴」:切腫瘤、腓骨重建、裝假牙全搞定

在手術滿4個月後的今天,石小姐(中)在媒體面前摘下口罩。她感性地說,若不是臺大,可能要半年後才能摘下口罩,也沒辦法字正腔圓地說話,可能因此失去工作,也無法走入人羣。(林周義攝)

52歲的石小姐患有下齶造釉細胞瘤,因未定期口腔檢查,以爲只是單純的牙齦發炎,總在壓力大時感到牙齦疼痛,直到某天下排牙齒都被牙齦推倒,才驚覺大事不妙。確診後,她接受臺大團隊治療,拿掉了腫瘤、下巴和牙齒,並以腓骨折成下巴,裝上假牙,整個手術只用1日完成。全程數位化、術中使用電腦斷層的口腔齒齶顏面重建手術,創下了臺灣首例。

石小姐的造釉細胞瘤有9公分大,雖爲良性齶骨腫瘤,但具有明顯侵襲性,已造成下齶骨大範圍破壞。傳統治療通常需要分階段進行,第1階段先切除病竈與重建骨缺損,第2階段再進行植牙及假牙製作,過程可能長達數月甚至1年。若長期缺牙,不僅影響咀嚼、發音功能及外觀,也對心理造成沉重負擔。

醫療團隊藉由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CASS),將三維電腦斷層影像(3D CT)、核磁共振影像(MRI)與口內數位掃描(intraoral scan)資料進行整合,建立完整的3D虛擬病人模型。口腔齶面外科醫師模擬腫瘤切除範圍、客製化下齶骨重建;贗復補綴科醫師則根據患者臉型比例、牙弓形態與咬合需求,製作精準的手術導板,並設計出理想的贗復補綴物。

臺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副主任鄭世榮表示,臺大團隊以石小姐小腿的腓骨折成下巴,過程需要在骨頭上切出三角形,並用電腦呈現咬合狀況,下巴長度、放假牙的位置都要設計好。由於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並非非人人都能做,需要經過醫師評估。手術大部分都是健保給付,但植牙需自費,約70~100萬不等。

在手術滿4個月後的今天,石小姐在媒體面前摘下口罩。她感性地說,若不是臺大,可能要半年後才能摘下口罩,也沒辦法字正腔圓地說話,可能因此失去工作,也無法走入人羣。石小姐提醒民衆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臺大醫院口腔齶面外科主治醫師林鴻穎表示,此次石小姐的下齶骨腫瘤切除、客製化腓骨遊離皮瓣下齶骨重建、與立即人工植牙-假牙重建的Jaw in a Day手術。這項手術不只腫瘤患者,車禍、外傷患者也能使用。臺大團隊花了10年的時間,把步驟的每個細節確定,纔能有今日的案例,希望將來能繼續精進,提供客製化、量身打造的精準醫療,共同爲提升我國醫療水準盡一分心力,達成「以病人爲中心」並邁向亞洲第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