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骨肉瘤侵蝕下齶 28歲患者腓骨重建獲新生
林先生(左)帶着笑容出席記者會,他感謝醫療團隊,勉勵病友別害怕動手術,應相信醫師,把自己交給他。(林周義攝)
頭頸癌治療的意義不只是救命,隨着醫學進步,已進化到重建生活,回到家庭與社區。國內一名28歲的惡性骨肉瘤患者,因癌細胞侵犯下齶骨,需手術切除,他自費接受重建手術,醫師以腓骨進行塑型,並客製化做出假牙。今出席記者會時,他帶着笑容感謝醫療團隊,勉勵病友別害怕動手術,應相信醫師,把自己交給他。
北榮口腔醫學部口腔齶面外科主任吳政憲表示,我們每天都看得到我們的顏面,每天都用得到,功能的恢復(如:咀嚼)相當重要。北榮口腔齶面外科團隊運用數位跨域整合,成功將電腦輔助設計(CAD)、導航系統、3D列印與個制化植入物,應用於頭頸腫瘤患者術後口腔顱顏功能重建,精準重建外觀與口腔功能。
28歲、罹患惡性骨肉瘤的林先生,在確診之初心情很不好,在網路上做了許多功課,對於手術感到非常焦慮,最後決定到北榮就醫。醫師先安排他接受化療,再動手術切除了下齶骨,以腓骨進行塑形,折成下齶的形狀,並客製化假牙,爲他進行重建。術後1個月,他開始練習走路,術後2個月已能正常運動。
吳政憲說,這項手術需要自費,事前準備至少需要1個月,一些患者會需要先縮小腫瘤再動手術。這項突破性的進展不僅幫助患者「活下來」,更能「活的好」,在生活品質與長期功能上都帶來重大提升。林先生也勉勵病友,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及早就醫,拖越久對自己越不利,雖然等待重建的過程很煎熬,但要相信醫師和自己的選擇,動了手術後,其實並不會像想像中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