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8千輛罐槽車成未爆彈?審計部揭:逾期檢驗沒罰則
審計部報告指出,現行罐槽車雖有檢驗頻率規定,但缺乏逾期檢驗罰則,監理系統也未登錄檢驗期限或提醒車主,導致逾期未檢驗情形普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危險物品具易燃、易爆、劇毒等特性,一旦發生事故,恐釀重大傷亡與財產損失。審計部報告指出,現行罐槽車雖有檢驗頻率規定,但缺乏逾期檢驗罰則,監理系統也未登錄檢驗期限或提醒車主,導致逾期未檢驗情形普遍。
全臺常壓液態罐槽車計8165輛,去年相關事故達76起,部分涉及未依規檢驗,恐成安全漏洞。交通部迴應,已責請公路局會同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研議強化罐槽體車制打造、罐槽體定期檢驗及相關檢驗機構之查覈機制。
此外,公路監理機關核發危險物品臨時通行證數量近年急增,從2014年的14萬件飆升至2024年的70萬件,10年間成長逾4倍,去年較前年再增近25%。而核發作業耗費大量人力與成本,但現行規費辦法未納入該證,未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交通部迴應,已研擬修法增列收費基準。
另危險物品車輛行經高速公路時,公路監理機關核發臨時通行證,未依規定通報高公局及警察機關,且危險物品車輛動態資訊系統涵蓋率不足,逾6成車輛未納入GPS監控。據統計,近3年禁行路段違規告警次數上升,第1級警示(車輛進入禁行路段)從2022年2245次暴增至去年1萬44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