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購金熱潮不減 中國人行連12個月增持黃金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10月底,中國黃金儲備達7409萬盎司,月增3萬盎司。這是人行連續第12個月增持黃金。

陸媒第一財經網7日報導,這次增持規模雖略低於近幾個月的水準,但延續人行持續配置黃金的戰略節奏。

報導引述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分析,中國人行採用「低量多次」的小幅補倉節奏,既有利於平滑市場波動、把握成本窗口、降低大規模購入對金價的衝擊,又能提前對衝全球宏觀風險,爲市場預期提供「穩定器」功效,同時折射出人民幣國際化與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戰略考量。

10月黃金價格一度觸及一盎司4294美元的歷史高點,創下年內第50次新高。此後雖回調至月底的一盎司4000美元附近,但全月累計上漲4.9%,爲連續第5個月收漲。

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中國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進程繼續穩步推進。

中國於10月繼續增持黃金儲備3萬盎司至7409萬盎司,爲連續第12個月淨增持;中國持有黃金儲備餘額增加139億美元至2972億美元,黃金儲備餘額佔同期外匯存底餘額的比重月增0.4個百分點,至8.89%,續創新高。

全球央行購金熱情同步高漲。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2025年第3季「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國際金價已50次突破新高。儘管金價處於創紀錄高位,第3季全球央行依然加快購金步伐,淨購金量總計220噸,較第2季增長28%,年增10%。

整體來說,前3季全球央行淨購金總量達634噸,雖低於過去3年的異常高位數值,但仍顯著高於2022年之前的平均水準。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史屈特(LouiseStreet)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通膨壓力居高不下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都推升投資者在尋求增強投資組合抗風險能力的過程中對避險資產的需求,美元持續走弱、普遍的降息預期等因素,都可能進一步支撐黃金投資需求。

在全球貿易形勢不明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持續、市場對美元體系信心走弱的背景下,龐溟預計,各國央行和投資者將繼續增持黃金,持續爲金價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