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央行連續八個月增持黃金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黃金方面動作頻頻。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印發《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的通知(銀髮〔2025〕124號)(簡稱《辦法》),自8月1日起現金買金超10萬元需上報;另一方面,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中國人民銀行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

今年以來,黃金持續上漲,數據顯示,上半年黃金價格上漲超25%。在地緣政治衝突、關稅風險、通貨膨脹和市場需求背景下,居民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增長,推動黃金價格進一步走高。

據悉,《辦法》提到,從業機構開展人民幣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或者等值外幣現金交易的,應當根據《辦法》規定履行反洗錢義務。

同時,客戶單筆或者日累計金額人民幣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或者等值外幣現金交易,從業機構應當勤勉盡責,遵循“瞭解你的客戶”原則,根據客戶特徵和交易活動的性質、洗錢風險狀況,開展客戶盡職調查。

此外,客戶單筆或者日累計金額人民幣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或者等值外幣現金交易的,從業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在交易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大額交易報告。《辦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黃金儲備爲7390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是人民銀行連續八個月增加黃金儲備。

“6月央行繼續增持黃金,主要原因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國際金價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易漲難跌。這意味着從控制成本角度出發暫停增持黃金的必要性下降,而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增持黃金的需求上升。”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現階段,我國國際儲備中的黃金儲備佔比偏低,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國官方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的佔比爲7.0%,明顯低於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下半年我國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當前美國財政與債務壓力顯著、特朗普政府‘貿易戰’策略的常態化使用,進一步動搖了美元資產的安全屬性,也進一步削弱了美元信用基礎。同時,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出現常態化趨勢,美元等傳統避險資產的可靠性被系統性削弱。”王青表示。

券商研報認爲,在美國關稅威脅、財政赤字擴張削弱美元資產吸引力,以及海外降息週期和全球央行延續購金的背景下,黃金價格中樞上移。隨着下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黃金有望延續利率邏輯再度衝高。

一直以來,黃金作爲全球廣泛認可的終極支付手段,其重要性愈發凸顯。全球央行可通過增持黃金、推進本幣結算等方式,降低對美元的依賴程度。

業內人士認爲,黃金作爲不受單邊制裁影響的非主權信用儲備資產,能夠有效對衝單一貨幣風險,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其高流動性特質也成爲國際支付體系的穩定保障,有助於增強主權貨幣信用。整體上看,基於戰略安全與資產配置需求,我國央行和全球央行將持續強化黃金儲備佈局。

轉自:滾動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