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會計與永續準則雙軌並進 2025 WSS與IFASS倫敦登場
臺灣證券交易所專員顏辰軒(左起)、會研基金會副處長餘佳樺、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臺灣證券交易所業務委員周世昊、臺灣證券交易所副組長張少君組團參加2025 WSS與IFASS。 會研基金會∕提供
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範易謀(Emmanuel Faber)與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合影。 會研基金會∕提供
1、會議焦點與最新進展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基金會所屬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回顧近期重要進展,自2024年以來,IASB已完成IFRS 15「客戶合約之收入」之施行後檢討、「涉及依賴自然電力之合約」、「IFRS for SMEs」第三版之發佈、「管理階層評論」實務聲明書之修訂,以及更新IFRS 19「不具公共課責性之子公司:揭露」等計劃。IASB亦積極展開公開徵詢,包括「負債準備-針對性改善」草案、IFRS 16「租賃」之施行後檢討等。
ISSB表示,目前已有37個司法管轄區啓動IFRS S1、S2導入程序,涵蓋全球約60% GDP、40%市值與60%排放。我國正式列入首批17個 jurisdictional profiles,顯示我國在推動永續揭露與國際準則接軌的努力,已受到國際肯定。
ISSB針對IFRS S2提出修正草案,包括範疇三排放揭露、放寬產業分類限制,並允許採用不同排放係數等,以提升準則之適用性。再者,啓動SASB準則的之優化,範圍涵蓋能源、礦業、建材、食品加工等九大高風險產業,將新增水資源、勞動實務、職業安全等揭露要求,亦兼顧GRI與TNFD之框架內容,以減少企業重複揭露的負擔。同時亦啓動研究專案,聚焦人力資本(勞工福祉、多元共融)與自然(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議題,做爲下一階段是否納入新準則之評估。
臺灣財務報導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啓羣、日本永續準則委員會常勤委員衣川清隆(Kiyotaka Kinugawa )與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合影。 會研基金會∕提供
2、我國受國際會計界肯定
我國此次不僅被ISSB列爲首批已建立jurisdictional profile的地區之一,更在會議中透過專業發聲,提出具體建議,展現國際影響力。9月29日IASB Q&A場次,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教授指出,IFRS 18(財務報表表達)應考量與IFRS S1、S2的連結,若能將「分解資訊」與「管理績效衡量指標」與永續揭露互通,投資人更能理解氣候與永續風險對財務表現的影響。此建議呼應會議中所強調的「connectivity」概念,獲得國際代表積極迴響。
9月30日IFASS永續專題討論,王怡心教授指出,臺灣企業在應用SASB準則時所面臨之挑戰,包括產業分類的正確性與多角化經營企業的適用困難,並建議ISSB可發佈教育文件,以案例說明行業分類之應用方式,避免企業誤用不正確指標。此提案引起加拿大、韓國與歐洲代表的共鳴,確認這是一項需要國際協調的共同挑戰。
IASB技術總監Michelle Sansom(左起)、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IASB技術幕僚Tinyiko Denhere及Helen Lloyd合影。 會研基金會∕提供
此次會議凸顯兩大趨勢,財務與永續準則雙軌推進,以及跨架構互通深化。我國不僅透過政策與制度獲得ISSB正式認可,更藉由王怡心教授專業論述,爲國際永續準則在「財報與永續揭露連結」及「永續行業分類」兩大議題上,提供前瞻建議。我國的積極參與,展現在全球準則舞臺上的專業影響力,並將持續推動國際社羣共同邁向更透明、更一致的財務與永續揭露目標。
臺灣證券交易所副組長張少君(左起)、臺灣證券交易所業務委員周世昊、GRI代表Chief of Standards-Bastian Buck、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合影。 會研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