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在滬取得新進展:國際標準建設與發展鴻溝彌合雙軌並行
在人工智能技術深刻重塑全球格局的背景下,7月26日至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密集舉辦多場高規格國際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核心議題——技術標準統一與發展鴻溝彌合,標誌着國際社會在構建有序AI治理體系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7月26日舉行的人工智能標準化國際合作論壇上論壇彙集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等權威機構及全球產業界代表,共同推動形成具有全球共識的AI標準化框架。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曹誠煥強調,國際標準對人工智能有序發展至關重要,通過驅動人工智能創新、防範風險、服務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未來將持續推進包容、普惠、負責任的AI標準體系建設,致力於讓發展中國家更有效、公平地參與到人工智能國際標準制定和推廣中。
會上發佈了《人工智能科技倫理及科技倫理審查評估》、《人工智能賦能行業應用治理實踐指南》、《全球工業人工智能導則》、《智能體協議共建共享聯合倡議》、《促進金融機構與人工智能協同發展倡議書》、《人工智能賦能可持續發展十大卓越案例》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旨在推動全球構建人工智能有序發展生態體系。
7月27日,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彌合人工智能鴻溝國際合作論壇在滬舉行,旨在推動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放合作與技術共享,促進跨區域、跨行業的知識交流與能力建設,助力彌合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鴻溝。
在論壇的兩場圓桌論壇上,專家們普遍認爲,需加強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治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建設與跨國協作,推動彌合數字鴻溝、實現公平普惠發展,推動構建包容、公平的多邊全球數字治理體系。
活動當天,聯合國框架下首個聚焦人工智能合作的專門國際機構——全球工業人工智能聯盟卓越中心新址也宣佈在滬啓用。聯合國副秘書長、秘書長數字和新興技術特使阿曼迪普·辛格·吉爾,聯合國工發組織總幹事代表兼執行幹事鄒刺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曹誠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司司長傑森·斯萊特等國際組織領導前往位於閔行區大零號灣科創成果轉化中心的該中心新址進行了實地調研考察。
界面新聞從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獲悉,全球工業人工智能聯盟卓越中心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旨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工業與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強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新址所在的“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是閔行區着力打造的科技創新高地,目前區域累計匯聚13000餘家企業。未來,中心將匯聚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合力,攜手各方加快打造國際AI創新樞紐,助力閔行打造人工智能國際合作產業集聚區,加速全球招商、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當天,全球工業人工智能聯盟卓越中心與多家戰略合作伙伴簽署協議,深化關鍵領域的產學研協同創新與合作,包括:與澳門轉化醫學中心簽約發起共建“中國-滬澳人工智能轉化醫學中心”,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簽約共建區域國別研究院,並與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建全球AI感知數智中心。“金磚+人工智能聯盟網絡”中國秘書處、全球AI感知數智中心、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及人工智能國際研究院(新加坡)作爲首批主體正式入駐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