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鐵血虧「只有臺灣賺錢」!內行曝關鍵 卻怕2站成敗筆

高鐵通行速度更快、更便利。(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高鐵維持獲利,今年第二季每股盈餘(EPS)0.29 元,這項成績引發網友熱議,普遍認爲高鐵在地理與市場條件上佔據優勢,奠定了健全的財務基礎。然而,未來規劃的宜蘭站與屏東站位置偏遠,恐降低使用效益,也引來不少質疑。

有網友在Dcard發文指出,全世界賺錢的高鐵似乎只有臺灣高鐵,與國外相比,日本新幹線與大陸高鐵雖然運量龐大,但需揹負支線嚴重虧損;此外,印尼Whoosh高鐵首年通車就虧損2億美元;至於美國加州高鐵進度則停滯不前,英國高鐵HS2因預算膨脹至新臺幣4.2兆也遙遙無期。

原PO認爲,臺灣高鐵較具優勢,主因臺灣西部走廊擁有約2000萬具消費力的人口,城市沿線分佈集中,加上初期克服了興建與營運挑戰,得以建立長期穩定的財務結構。

分析高鐵獲利的關鍵,除了主線市場條件優勢,還包括與臺鐵分拆經營、免負擔支線虧損,以及享有土地與房產開發利益。但他對延伸計劃持保留態度,例如宜蘭站原址距離市區偏遠,屏東站則離人口核心潮州較遠,都可能影響使用率。

認同的網友說,「臺灣高鐵票價太便宜,具競爭力」、「臺鐵漲價後,兩者價差縮小」;但也有網友說,臺灣高鐵轉盈的關鍵,在於會計制度與政策讓利,因延長特許期與修改折舊年限,降低攤提成本後纔出現獲利,「把折舊年限還原,真相是虧損」。

另有網友說,臺鐵替高鐵承擔基礎建設與支線虧損,導致「高鐵越賺、臺鐵越慘」。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