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政策組合拳或助A股持續企穩回升,後續仍需警惕哪些風險?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楊雨萊 廣州報道
A股近期有所反彈
4月28日,A股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指全天維持在3300點附近。4月以來,受特朗普政府所謂的“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A股也被牽連。 不過,在中國多部門密集部署、推出多種舉措之後,A股有所反彈。
如何看待A股近期的走勢?市場風險偏好是否正在邊際性改善?東吳期貨首席投資官吳照銀爲我們帶來他的解讀。
市場風險偏好在穩步改善
吳照銀:在過去的三週裡,A股市場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局勢都有所緩和。儘管關稅戰尚未達成最終協議,市場的整體趨勢仍然是朝着穩定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已經開始慢慢回升,波動幅度逐漸減小,整體運行狀態趨於平穩。同時,市場的風險偏好也在穩步改善。
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對市場未來的發展做一些預測。短期內,市場可能會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或風險。在四月底,大量的年報和季報將集中發佈。其中,一些業績較差的上市公司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集中公佈其財報。業績不佳的小公司,可能會出現股價下跌的風險。相反,對於業績較好的公司,這反而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例如,最近一些紅利股的表現就相當不錯。
接下來,在五月初,中國市場將因“五一”國際勞動節而休市幾個交易日。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擔心海外市場在此期間出現新的波動,比如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我們認爲,這種波動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可控的。
對A股仍持樂觀態度
吳照銀: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對A股市場仍然持樂觀態度,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理由。首先,中國目前仍處於低利率環境,這對風險資產或股票市場的估值有提升作用,從而推動股價上漲。其次,當前的監管政策對股票市場仍然積極支持。從過去兩年的政策導向可以看出,政府對資本市場的態度一直是以穩定和活躍股市爲目標,從而促進股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整體而言,政策對股市的態度仍然是積極的。
A股“成績單”表現亮眼
4月底,2025年一季報披露臨近尾聲,A股市場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較爲亮眼的成績單。截至4月27日,超過27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25年一季報,已發佈一季報的公司中,約四成實現了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雙增長,約六成企業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百餘家公司增幅超100%。其中,基礎化工、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等板塊表現突出。
2025年一季報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上市公司們的業績表現能否對A股形成長期支撐?我們來聽聽西京研究院創始院長趙建的分析。
一季度呈現回暖趨勢
趙建:從當前已公佈的上市公司一季報來看,相關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總體而言,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一季度呈現出回暖趨勢。這種宏觀經濟態勢在上市公司層面也有所體現,比如在年報數據上,多數公司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年報呈現明顯的分化態勢。其中,部分企業表現較爲突出:一類是大模型產業、大信息科技產業以及高端智能製造業等 TMT 行業相關企業,業績表現亮眼。同時需要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政策力度較大,對宏觀經濟產生了脈衝式影響,地方政府投資也有所改善。從整體上看,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尚可。
後半年需警惕兩大風險
趙建:展望二季度及未來半年,我們認爲經濟持續回暖的趨勢不變,上市公司業績回報增長的預期也未改變。然而,需警惕兩大風險因素:其一,美國關稅問題處於拉鋸戰狀態,存在緩和可能,不過相關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尤其是那些與美國業務往來頻繁或海外營收佔比較高的企業,未來一至兩個季度可能面臨業績壓力。
其二,一季度政策力度強勁,但到了二季度,部分政策相對減弱。若某些上市公司業務或訂單與政府基建投資關聯緊密,那麼在二季度及後續一段時間內,其利潤和業績增長可能不如一季度般強勁。總體而言,我們預計未來半年或一個季度內,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不錯,但部分行業將面臨一定壓力。
A股後市熱點在何方?
從去年年底至今,中國人民銀行何時降準降息備受關注。4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箱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圍繞穩就業、穩增長的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做好金融支持。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能否成爲A股的“強心針”?在配置方面,投資者還可以關注哪些板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爲我們帶來他的觀點。
政策支持下投資者信心提升
趙錫軍:自去年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增量宏觀政策。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適度放鬆,多種政策工具陸續出臺落地併發揮作用。隨着政策的推進,資本市場逐漸穩定,投資信心逐步恢復。目前來看,市場在政策支持下保持相對平穩,投資者預期也趨於穩定,這些政策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預計在政策的持續支持下,資本市場將保持穩定,投資預期和信心將繼續提升。
關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相關領域
趙錫軍:投資者不應因外部環境變化而驚慌或信心不足。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良好,隨着政策進一步落地和加力,其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將不斷顯現,對各領域的促進作用也將持續發揮。目前,政策支持擴大內需的部分,如刺激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這些舉措不斷推進,相關企業有望獲得市場和營收增長,上市公司業績可能改善,市場價值趨於穩定。投資者應關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領域。只要具備這兩方面支撐,公司業績就會相對較好,股價也將更爲受益。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編輯:李依農
記者:楊雨萊
攝製:李羣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