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特朗普“關稅日”即將來襲,金價突破3100美元/盎司,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李依農 上海報道

亞太股市遭遇衝擊

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陰霾持續發酵引發連鎖反應,亞太股市遭遇新一輪波動。3月31日,MSCI亞太指數一度下跌2%,日本股市跌幅超4%,韓國綜合股價指數下跌3%,A股和港股也同樣走低。

在關稅政策的陰霾下,亞太市場是否將更長時間地承壓?如果全球關稅政策升級,哪些市場和行業可能受到更大影響? 我們來聽聽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的解讀。

亞太市場短期承壓狀態或將持續

李徽徽:我們認爲亞太市場短期內承壓狀態預計將持續更長時間,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長期存在。當前美國實施的對亞太市場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政策,不僅抑制了投資者風險偏好,還直接衝擊了亞太經濟體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外向導向型經濟體高度依賴對美出口,出口訂單萎縮將直接導致企業盈利下滑,進而影響資本市場信心,導致股市長期面臨調整壓力。

第二,一些亞太經濟體結構較爲脆弱。亞太經濟體對全球供應鏈的敏感度較高,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成本增加,並進一步推升通脹預期,企業盈利能力短期難以恢復。此外,美聯儲降息放緩的可能性上升,全球資金可能繼續流出亞太新興市場,加劇市場波動性。

第三,中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有滯後性。雖然亞太各國已啓動經濟結構調整,但貿易摩擦和關稅政策短期內仍可能延續,這種政策環境將加劇經濟轉型的陣痛,降低投資回報率,迫使投資者持謹慎態度,使得亞太股市難以快速反彈。

綜上所述,亞太市場短期承壓狀態預計至少持續一到兩個月,除非關稅政策出現明顯轉機或經濟結構轉型取得實質性突破。

預計日韓、東盟市場受較大沖擊

李徽徽:如果全球關稅政策進一步升級,以下市場和行業預計將受到最爲明顯的衝擊:

市場方面,第一是日韓市場。日韓作爲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產業鏈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如果美國進一步提高汽車、半導體、消費電子產品的進口關稅,日韓市場出口將顯著受挫,製造業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將較爲明顯。

第二是東盟市場。如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出口驅動,這些國家在消費電子、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出口產品最容易成爲貿易保護主義的目標,市場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將更加突出。

行業方面,首先我覺得受衝擊比較大的行業就是汽車製造業,特別是像日本、韓國的汽車巨頭,關稅的升級將導致其在北美的市場份額急劇下滑。產業鏈上下游零部件供應商也將面臨利潤收縮的風險。

此外還有半導體和電子消費品行業。像日韓地區,半導體的產業鏈高度國際化。關稅壁壘一旦上升,將直接損害出口規模和盈利能力。

最後一塊是紡織服裝、鞋業等輕工業,比如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紡織服裝行業高度依賴歐美市場訂單,關稅政策升級對這些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將構成致命打擊,企業現金流可能大幅惡化,也增加了就業市場的不穩定性。

“對等關稅”加劇全球市場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對全球市場帶來持續衝擊,而本週三即將公佈的“對等關稅”措施,預計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目前,市場普遍擔憂特朗普本輪關稅或將覆蓋範圍更廣、稅率更高,甚至可能波及其所有貿易伙伴。

上週五,歐美股市收低。其中美股跌幅較爲顯著,道指跌1.69%,標普500指數跌1.97%,納指跌2.7%。本週一的市場情緒依然低迷,股指期貨繼續走弱。市場正在消化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出更大規模關稅的預期。

關稅政策或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哪些實質性影響?美企的盈利是否可能受到較大沖擊,從而帶動市場進入持續調整?我們來連線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胡捷。

“對等關稅”有多方面影響值得關注

胡捷:特朗普此次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顯然在策略上與上一輪有所不同。上一輪關稅主要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商品,更有選擇性,而此次則是一攬子關稅。這一變化下,以下幾個方面或值得特別關注:

首先,商品價格將普遍上漲。哪怕關稅加徵是一次性的,也仍會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例如,進入美國的汽車價格預計將上漲約11%。因此,未來我們可以預見到許多產品的價格都會上漲,這對控制通脹顯然是一個負面消息。不過由於關稅本身是一次性加上去的,是否會因此對通脹預期產生持續的影響,從而引發更多問題,仍值得關注。

其次,美國GDP的增長率料將在衝擊下進一步放緩。美國今年的GDP本來就因爲面臨持續的高利率影響,會有所放緩,而此次關稅衝擊將加劇這一趨勢。

最後,供應鏈的重新佈局問題也非常值得關注。特朗普推出關稅,既是爲了減小貿易逆差,也是希望從長遠角度推動供應鏈迴流美國。隨着這一普遍性的對等關稅政策出臺,對全球供應鏈的重新佈局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確實值得關注。

不確定因素將持續擾動美股

胡捷:在過去一個多月中,美股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已接近技術性熊市的邊緣。接下來,由於不確定因素的持續存在,美股仍將繼續承壓。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關稅政策的影響可能會擾亂企業的生產節奏,包括定價和供應鏈調整等等。這些變化將導致企業生產計劃發生變化,對盈利產生負面衝擊。

從技術面分析,任何不確定性,包括利率變化、高估值、心理影響以及關稅所帶來的動盪,都可能使股價持續承壓。目前來看,美股的承壓狀態可能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我個人估計,未來三到六個月,這些不確定因素仍然會是漂浮在美股上方的一朵陰雲。

國際金價突破3100美元

避險情緒在全球市場蔓延,黃金價格再次刷新歷史新高。COMEX黃金突破3150美元/盎司,漲幅超1%。歷史上,每當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時,黃金都會成爲避險資金的主要選擇。 黃金的避險功能是否會持續強化?從投資配置的角度來看,當前市場環境下,黃金是否仍是最佳避險選擇?我們來聽聽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張岸天怎麼說。

避險情緒爲當前市場主線

張岸天:現在很清晰的市場主線就是避險情緒。

可以看到美股明顯回調,美債收益率上升,金價也創下新高。儘管美元的避險吸引力已經被黃金顯著削弱,但美債的十年期收益率目前已下滑至4.19%,此前一直震盪在4.25%左右。

除了避險情緒外,美國經濟基本面降溫的預期也帶動了美元指數走弱,而這一走勢也對金價形成了支撐。

此外,另一重對黃金的利好因素是在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背景下,國內險資落地了黃金配置交易,使得除央行購金之外,也爲全球黃金市場提供了比較明顯的增量。

接下來,4月2日的對等關稅和週五的非農數據將成爲市場關注的關鍵時間節點,可能會對金價走勢產生重要影響。一種可能性是,如果對等關稅未達到預期,同時當前的避險情緒有所降溫,那麼金價可能會出現回調。另一方面,若週五的非農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更多降溫的證據,可能會導致美元走弱並引發美債收益率破位下行。在這種情況下,金價將獲得進一步支撐。

黃金避險價值日益顯著

張岸天:從中長期來看,黃金的避險價值正在變得更加明顯,主要源於全球儲備多元化的趨勢以及美國頻繁使用金融制裁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逐漸受到削弱。考慮到本金的安全性,長期儲備性質的資金對票息的敏感度較低,這使得黃金成爲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例如,印度、波蘭等國的央行已經增加了黃金儲備,並將其存放在本國央行,而非傳統的紐約或倫敦。這表明,海外市場對美國未來經貿政策以及其維持強美元的意願缺乏信心。這些因素也將爲黃金在中長期的避險功能提供明確支撐。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編輯:和佳

記者:李依農

製作:蔡於恬

攝影:胡凱文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