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美國通脹創四年新低,反彈風險仍存,美聯儲會否錯失降息“良機”?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依農 楊雨萊 上海、廣州報道
美國四月通脹降溫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2.3%,爲自2021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低於預期的2.4%。核心CPI同比增長2.8%,爲近四年來的最低增速。整體通脹形勢繼續降溫。儘管如此,華爾街分析師們仍然預計,特朗普關稅政策所驅動的價格大幅上漲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變得更加明顯。如何看待這份通脹數據,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對未來幾個月的通脹走勢又有怎樣的判斷?我們來連線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
關稅傳導效應未充分顯現
白雪:4 月,美國通脹數據繼續降溫。一方面,2024 年同期基數較高;另一方面,4 月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受此影響,4 月通脹數據相對較低。
實際上,4 月的通脹數據中,關稅傳導效應已初步顯現。例如,部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如家電、體育用品、牀上用品等,價格環比漲幅擴大。然而,這種傳導效應並不充分,這主要是由於美國企業在關稅政策實施後出現了搶進口和囤庫存的現象。進口商通過消耗庫存或暫時不提高價格向消費者傳導,導致關稅衝擊在 4 月的 CPI 數據中並未充分顯現。
美通脹下行趨勢仍可能逆轉
白雪:從後續走勢看,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取得進展,這有望暫時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再加上短期內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震盪,以及住房通脹回落等因素,美國通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較小。但我們認爲,後期關稅政策仍會對通脹形成上行壓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前期關稅變動的滯後影響可能在未來數月內加強,主要衝擊商品通脹。4 月初以來的高關稅對 4 月底以來美國商品進口構成拖累。結合美國零售商庫存的 5 至 7 周緩衝期以及約1個月的跨國海運時間,關稅對美國國內通脹的影響預計在6 月左右將明顯顯現。此外,4 月曼海姆二手車價格指數環比上升,表明隨着關稅對價格的衝擊逐漸顯現,美國商品價格後續可能面臨顯著上行壓力。
第二,美國實際平均關稅稅率仍處於約 18% 的高位,這意味着與關稅戰前相比,美國企業的進口成本增加,使得後續通脹存在上行風險。
特朗普多次向美聯儲施壓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呼籲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低利率,並稱鮑威爾“總是遲到”。但美聯儲方面依舊保持謹慎,官員們在近期表態中持續釋放維繫當前利率的信號;市場對年內降息的押注也有所降溫。特朗普公開施壓美聯儲,怎麼看這一博弈?在當前經濟背景下,美聯儲的謹慎主要基於哪些考量,會不會真的行動過慢?我們來聽聽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怎麼說。
美國財政面臨巨大償債壓力
李徽徽:美國財政當前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2025年美國政府將有超過7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財政部需大規模“借新還舊”。在高利率環境下,這將顯著擡高融資成本,壓縮財政空間,甚至可能引發信評機構的進一步降級。特朗普希望通過施壓降息,降低新債利率成本,爲龐大的財政赤字“續命”。這一意圖雖不言明,卻是施壓背後真正的“財政動機”。
美聯儲仍在權衡代價
李徽徽:鮑威爾之所以謹慎,不是因反應遲鈍,而是權衡代價。儘管通脹數據有所回落,核心CPI仍在2.8%左右,服務價格僵化未解。貿然降息不僅可能引發第二輪通脹反彈,還可能導致通脹預期再度失控。
更重要的是,美聯儲若屈從於行政壓力,將嚴重動搖其作爲全球金融錨的獨立性。一旦市場開始懷疑美聯儲的政策目標受控於政治週期,將導致美元資產溢價喪失,資本外逃、利率波動、金融條件失控等連鎖風險將不可控。
鮑威爾也是在通過維持較高利率向白宮施加反向壓力,意在傳遞一個清晰信號:如果政府繼續推高赤字、推動逆週期財政擴張,美聯儲將不會配合其“寬鬆兜底”的預期。
美聯儲再三猶豫或錯失“軟着陸”窗口
李徽徽: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爲美聯儲的反應確實偏慢。雖然通脹數據有所緩解,但美國經濟已出現放緩跡象:消費增長疲軟、製造業PMI低迷、商業投資信心下降,而高利率持續壓制房地產與信貸市場。在全球貨幣政策普遍轉向寬鬆的背景下,美聯儲若仍拘泥於通脹滯後數據,可能錯失“軟着陸”窗口,反而加劇經濟下行風險。
如何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通脹數據公佈當天,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道指下跌0.64%,標普500指數上漲0.72%,納指漲1.61%。在通脹回落、美聯儲謹慎、政策前景仍不明朗的背景下應重點關注哪些經濟數據或政策信號?對投資者有何建議?一起來聽聽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的分析。
債券市場表現顯示擔憂情緒緩和
王昕傑:美聯儲在上週的議息會議當中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排除了預先降息的可能性,表示出失業率和通脹雙雙上升的風險已經增加。鮑威爾的言論雖然強硬,但市場的反應仍有一些出入。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早些時候曾經因爲四月份的就業市場報告強於預期,出現了反彈到4.3%以上。但後續又沒有繼續往上,反而在鮑威爾發表談話之後出現回跌的情況。債券市場的反應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市場上的擔憂出現了緩和。當然,緩和一部分也因爲中美的關稅談判取得進展。
所以,宏觀數據雖然會左右政策利率的變動,但更多是市場情緒層面上的反應,對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影響會更直接一些。我們看到在短期之內,長債的收益率會繼續受到經濟數據的影響。
投資人可增持發達市場政府債
王昕傑:未來,美聯儲應該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降息,預計是下半年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我們預期在降息的背景下,美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會回落到4%至4.25%的區間。
我們認爲,現在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水平,事實上對於投資人增持發達市場的政府債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點。如果你認爲目前的國債收益率不能夠滿足你的收益預期,當然也可以增加一定的公司債,或者我們更看好的另外一個方向是美國的資產證券抵押的債券(MBS)的部分,收益率將更高,而且與政府債有比較高的相關性,也就意味着在降息的過程中,相關資產會受到收益率下行而出現資產價格上漲的投資機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編輯:和佳
記者:李依農 楊雨萊
攝影:胡凱文
製作:蔡於恬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