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美聯儲爲什麼再度暫停降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楊雨萊 廣州報道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
當地時間3月19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4.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在去年降息100個基點後,美聯儲今年暫緩了降息步伐。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經濟強勁,但仍存在不確定性,經濟衰退的風險雖然上升,但還不高。美聯儲處於可以降息或維持當前政策立場的階段,但不會急於降息。
美聯儲再次維持利率不變主要出於哪些考量?最新的會議紀要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我們來聽聽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楊盼盼的分析。
美聯儲謹慎應對政策不確定性
楊盼盼:美聯儲決定再次維持利率不變,主要的考量出於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甚至可以稱爲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亂。儘管美國消費者的信心有所下降,但經濟基本面,尤其是在就業數據方面,仍保持相對穩健的狀態。因此,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選擇維持利率不變。
然而,與2024年底的預測相比,此次議息會議在預期方面有顯著的變化,特別是委員會成員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出現了較爲悲觀的下調,將2025年和2026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1.7%與1.8%。
在通脹方面,大家對今年通脹風險的擔憂也在加劇。本次會議預測2025年的通脹率爲2.7%,2026年爲2.2%,顯然這些預測中也考慮了加徵關稅的因素。總體而言,經濟增長預期被大幅下調,而通脹預測則有所上升。因此,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
對美國國債擔憂上升
楊盼盼:除了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增長和通脹的影響外,對美國國債的擔憂也在上升。美聯儲已明確將量化緊縮中,美國國債減額的上限從250億美元下調至50億美元。因此,對美國國債市場的關注,可能是當前政策中一個新增點,也是美國金融市場上受到較大關注的部分。
美聯儲上調通脹 下調經濟預期
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中上調了今年美國的通脹預測,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鮑威爾表示,調查顯示特朗普政府擬議的關稅政策正在影響通脹預期,對新政策及其影響的不確定性很高,一些短期通脹指標已出現上升趨勢。
密歇根大學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4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引發了人們對經濟放緩和通脹上升的擔憂。
關稅政策是否將推動美國通脹上行?美聯儲後續將如何調整貨幣政策以維持通脹與經濟增長的“平衡”?我們來連線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
通脹風險或進一步加劇
白雪:雖然美國2月CPI數據呈現全面下行,但美國未來的通脹形勢仍面臨上行風險。特朗普3月起實施的關稅政策,其影響尚未完全在2月CPI數據中體現,且2月數據低於預期部分源於1月反彈帶來的高基數影響。短期看,美國的通脹預期因關稅政策干擾出現顯著反彈,隨着關稅陸續生效,通脹仍存在潛在風險。
儘管美聯儲上調了今年的通脹預測,但可能低估了關稅對通脹的衝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顯示,2025年美國關稅政策或推高美國總體通脹約0.5個百分點,而美聯儲僅將通脹預測上調了0.2至0.3個百分點。若考慮貿易反制措施,通脹風險還可能進一步加劇。
美聯儲下半年或加快降息節奏
白雪:短期內,通脹形勢還未明確,美聯儲仍將繼續保持觀望,重點將評估關稅政策落地後對通脹的趨勢性影響。5月可能會暫停降息,因爲4月2日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實施,美聯儲在5月或6月會議前僅能評估關稅對1至2個月通脹數據的影響,這尚不足以確認關稅帶來的衝擊與趨勢性影響,因此美聯儲繼續保持觀望。同時,考慮到當前美國主要的經濟數據尚未出現明顯放緩,短期內經濟衰退的風險較小,也能爲暫停降息提供支撐。
下半年,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較爲明顯的降溫態勢,特朗普政策組合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將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同時考慮到二季度美國企業將迎來償債的高峰,不降息將顯著增加企業的再融資成本和信用風險。
如果經濟下行的壓力超過美聯儲預期,不排除美聯儲加快降息節奏的可能性,將比最新的點陣圖所預測的更多,達到3次降息,預計最早美聯儲可能在6月或7月會議上再次降息。
另外,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於通脹的衝擊力度更大,下半年通脹上行風險超出預期,將顯著制約美聯儲降息操作,全年降息空間可能收窄至1至2次。
美聯儲決策的外溢影響幾何?
當前,全球央行在“抗通脹”與“穩增長”的鋼絲上艱難權衡,美聯儲的觀望態度將會產生哪些外溢效應?在當前美聯儲降息路徑的預測下,全球市場將會作何反應?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張岸天爲我們帶來她的解讀。
美聯儲穩定市場的決心較爲堅定
張岸天:在本次議息會議之後,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牛陡。具體表現爲2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至4%以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降至約4.24%。市場的這一反應主要是由於3月的議息會議雖然沒有調整利率,但整體基調偏向鴿派。從點陣圖來看,票委們傾向於在年內進行兩次降息。
此外,還有一個利好是放緩量化緊縮(QT)的進程,預計將在年中停止。這一預期此前已被市場較爲充分地消化。在預期已經充分的情況下,如果美聯儲的態度超出市場預期,例如市場普遍認爲美聯儲將在3月或5月放緩或停止QT,但鮑威爾的表態未能達到市場的預期,這可能會對美債收益率產生潛在的衝擊。幸運的是,美聯儲目前如期穩定了市場。
後續,美聯儲將穩定承接美債,減少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採取類似反向扭曲操作的措施,以幫助穩定美國貨幣市場流動性。
展望未來,在債務上限問題面前,市場不必擔心再次出現2019年9月回購市場危機時的情況。因爲如今美國貨幣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約7萬億美元。金融市場中,對於短端利率的一些意超預期上行,市場仍然非常脆弱。而且目前美股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調整,如果回購市場再次出現問題,那麼槓桿資金可能會帶動美股進一步深度調整。因此,美聯儲此次爲穩定市場所採取的措施,展現了較爲堅定的決心。
美元美債外部壓力或將減輕
張岸天:4月初之後,若市場對美歐相對基本面的預期生變,將利於抑制美元指數,進而使美債和美元所承受的外部壓力減輕。這對中國國內而言,尤其是若DR007(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能進一步寬鬆,將對國內權益資產帶來顯著助力。
從全球金融市場來看,美債與美元走勢平穩,英國、印尼和土耳其受益較大。英國在1月份美債上一輪熊陡期間,英債因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引發市場對英國財政平衡的擔憂,還導致英鎊暴跌。如今美元指數的走勢有利於減輕英國的壓力,並使英債收益率保持平穩。此外,如印尼、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此前在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時,曾出現外資流出情況。現在外部壓力減輕,對這些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平抑風險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編輯:李依農
記者:楊雨萊
攝製:李羣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