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國際金價在3000美元附近震盪,投資者如何佈局黃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依農、楊雨萊 上海、廣州報道

國際金價重返3000美元/盎司以上

近日,國際金價在3000美元/盎司附近震盪。自4月3日,倫敦現貨黃金和COMEX黃金分別觸及3167.74美元/盎司和3201.6美元/盎司的高點後,黃金連續遭遇賣壓,開啓回調模式,一度跌至3000美元/盎司下方。4月9日倫敦現貨黃金、COMEX黃金雙雙反彈,漲超1%,重新回升至3000美元/盎司以上。

如何看待近期國際金價的“上躥下跳”,是否在“意料之中”?影響金價調整背後的關鍵因素與邏輯又是什麼?我們來聽聽中信期貨貴金屬資深研究員朱善穎怎麼說。

流動性擠兌風險對金價形成利空衝擊

朱善穎:在清明節假期期間,國際金價出現了一定的調整。既有預期之中的部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實際上,市場在三月底就已經開始博弈美國即將落地的“對等關稅”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從金價的走勢來看,市場可能存在一定的搶跑反應。

我們當時在3月2日之前也曾做過提示,認爲在靴子落地之後,因爲市場的搶跑可能帶來一些調整風險。這其實是預期之中的。但同時我們也看到,3月2日落地的整個關稅措施的力度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這導致外圍股市和商品市場出現了共振下跌,進而引發了流動性的擠兌。從本週的情況來看,這種流動性擠兌甚至蔓延到了外圍債市。這種流動性擠兌的風險對金價形成了利空衝擊,屬於有一些意料之外的部分。

這種流動性擠兌對金價造成的利空影響,短期內無疑是影響金價最主要因素。如果我們回顧歷史,類似的流動性擠兌曾在2020年3月的疫情衝擊中發生過。當時全球資產大範圍下跌,市場出現了強烈的流動性擠兌現象,這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歷史經驗。

從短期來看,我們認爲關稅博弈仍未完全塵埃落定,外圍股市和債市的下跌目前也並沒有明顯企穩跡象。因此,未來1到2周內,流動性擠兌的風險可能依然存在,這是短期內影響黃金價格的關鍵因素。

對二季度金價維持樂觀態度

朱善穎:從中長期來看,在流動性擠兌的負向衝擊影響過後,我們對二季度的黃金價格依然維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主要原因是,我們看到美聯儲從一月份暫停降息,以及疊加特朗普上臺之後的關稅和裁員等這一攬子組合政策的負面影響之下,美國基本面走弱的趨勢已越來越強。

在關稅問題的衝擊下,此前市場做的滯脹交易已經開始逐漸向衰退交易。所以在基本面走弱的壓力下,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也在不斷增強。我們認爲二季度,今年的首次降息有望落地。流動性的邊際轉寬也爲黃金帶來一重利好。

從更長週期來看,本輪黃金上漲的大週期得益於美元信用收縮週期的延續。我們認爲,後續美國債務超發的現實以及逆全球化之下去美元化需求的延續,加上中美在科技競爭領域的格局變化,都有望推動黃金價格的中樞穩步上移。

黃金下跌正是買入時機?

根據高盛的分析,近期金價的回調爲投資者提供了買入機會,且金價的上漲動力依然強勁。高盛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維持年底金價突破3300美元/盎司的預測,且金價的風險偏向上行。

金價是否仍存在較大的回調壓力?對投資者而言,當前是逢低建倉的機會嗎?中長期來看,金價還有怎樣的上漲空間?我們來聽聽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的解讀。

投資者可在金價回落時採取增持策略

王昕傑:近兩日金價又開始出現回升。之前因爲整體的金價達到歷史新高,但在這一波回調中,我們更傾向於認爲金價呈現的是高位震盪的走勢,而非出現恐慌性的拋售。

此外,近期我們看到美股和美債都出現了回調的情況,市場對於流動性的衝擊出現了賣盤。但隨着黃金避險屬性的突出之後,金價很快從3000美元/盎司下方回升至3030美元/盎司至3040美元/盎司左右的價位點。我們認爲,在當前美國關稅問題持續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任何金價的回落都會是溫和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新興市場央行購買黃金的結構性動能仍然強勁。因此,我們預期投資者應該在看到金價回落的過程中採取增持的策略。

預計金價仍有上漲空間

王昕傑:在近期美債出現拋售潮,認購也出現疲弱的背景下,黃金作爲避險資產或對衝工具,成爲了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理想選擇。因此,短期內任何金價回調我們都應該站在買入的角度去思考,從低位佈局的方向出發,在投資組合中加入黃金來對衝不確定性的風險。

從中長期來看,若央行持續購買黃金的力度不減,再加上市場對美國衰退風險的定價,我們預計黃金價格仍有上漲空間。根據當前市場走勢,我們預測未來12個月黃金的目標價約爲3200美元/盎司。總體來說,我們認爲黃金在中長期仍有上漲的潛力。

中國央行連續第五個月增持黃金

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人民銀行截至3月末的黃金儲備已增至7370萬盎司,較2月末增加了9萬盎司。這是央行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增持黃金。儘管從數據上看,增持步伐有所放緩。如何解讀央行增持黃金所釋放的信號?這種趨勢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華安證券金屬新材料首席分析師許勇其爲我們帶來他的觀點。

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釋放三重信號

許勇其:全球經濟目前處於弱修復階段,各國央行可能需要通過釋放更多流動性來刺激經濟增長。因此,全球央行或多或少可能都會繼續增持黃金。

對於中國央行而言,再次增加黃金儲備傳遞出幾個信號。第一個信號是,目前中美博弈帶來貨幣流動性的不穩定,特別是對於我國以出口爲導向的產業鏈來說,我們需要更多樣化的貨幣體系,來支撐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支撐人民幣的穩定。

第二個信號是,針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中國央行亮出自己的態度——即表明中國還會持續增加黃金儲備,以夯實基礎貨幣,適應全球多元化的貿易結算體系,帶來一些變化。

第三個信號則是,爲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時,中國央行能夠採取更多樣化的手段。不僅僅侷限於美元儲備或購買美債,來對衝貿易赤字和其他潛在風險。

黃金仍是央行看重的資產

許勇其:從全球角度來看,央行增持黃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全球貨幣體系將持續重構。在新的貨幣體系秩序尚未形成之前,黃金仍然是央行非常看重的資產之一。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編輯:和佳

記者:李依農 楊雨萊

製作:李羣

攝影:胡凱文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