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深港聯動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 朱鼎健

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年也被譽爲“低空經濟元年”。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重點關注低空經濟發展。他認爲,低空經濟市場空間巨大,建議深港聯動共同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

朱鼎健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廣泛,涵蓋物流運輸、安防應急、商業飛行、旅遊等領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也存在航線空域、行業規則等挑戰。

在朱鼎健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低空經濟有顯著優勢。其一,條件優越。大灣區匯聚了產業、政策、科研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其中深圳和香港的優勢突出。其二,需求旺盛。深圳與香港之間人流、物流往來頻繁,在城市應急救援、文化旅遊、技術研發以及產業鏈互補等多個領域存在大量的需求交集。鑑於此,若粵港澳大灣區計劃充分展現世界級灣區的魅力,不妨將打造低空經濟文旅品牌作爲突破口。

朱鼎健建議,整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選定深圳、香港爲低空經濟示範區,協調對接政策法規與規則,聯手打造低空經濟文旅品牌,逐步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參與,實現從“天空之城”到“天空之灣”的轉變。

同時,朱鼎健認爲,深圳、香港在發展低空經濟先行示範區時面臨兩大挑戰:首先,兩地作爲人口與建築高度密集的國際化都市,規劃適航航線和空域存在客觀難度;其次,跨境運營涉及法規、行業標準、審批程序、飛行規則等,需從零開始構建協同機制。這一探索過程猶如“摸着石頭過河”,需要兩地開展大量協調工作以實現突破。

對此,朱鼎健建議兩地政府部門牽頭,聯合成立低空經濟政策法規制定與協調工作小組,組織交通、民航、科技、法律等多領域專家參加,針對法規及審批流程差異等問題進行研討,制定統一切實可行的規則。選取部分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如跨境低空物流、低空旅遊等作爲試點,積累經驗後逐步推廣至整個大灣區。

此外,朱鼎健還關注內地免籤政策。據瞭解,2024年12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宣佈對符合條件的54個國家的過境免籤時間延長至240個小時。

朱鼎健表示,“雖然這54個國家的公民能夠憑藉過境免籤政策在內地停留240小時,但在部分安排上仍存在不太便利之處。一方面,這些人員如果從內地入境後若想去香港或澳門,之後再從香港或澳門返回內地還需再次辦理簽證。另一方面,國際遊客從香港和澳門進入深圳等內地城市後,再次返回港澳會被視作出境,這對於那些既渴望在內地深度遊玩,又想感受港澳魅力的國際遊客而言,存在諸多不便。”

朱鼎健建議從政策層面進一步增強港澳與內地簽證互通的便利性,構建起“暢遊全中國”的免籤聯動機制。具體而言,他提議在免籤期內,允許來自上述免籤國家的遊客多次往返於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打破單次入境的限制,實現內地與港澳的 “雙免籤”,以此提升國際遊客旅行的便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