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建議打造低成本氫氣供應保障 推進氫能在工業及電力等領域多元化示範應用|兩會聲音

《科創板日報》3月3日訊(記者 李煜)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對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持續發展氫能產業提出建議。

當前,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路徑。氫能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載體,具有大規模、長週期儲能優勢,能夠促進可再生能源跨地域和跨季節優化配置,是實現我國能源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徑。同時,氫能可廣泛應用於交通、工業等領域,對推動“雙碳”目標達成、帶動產業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

整體來看,我國已在政策體系、核心技術、氫能供應及示範應用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形成涵蓋氫能制、儲、輸、用及燃料電池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等各環節的完整產業生態,氫氣供給能力、加氫站和燃料電池商用車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但隨着氫能產業發展向縱深推進,亦面臨產業鏈資金墊付壓力大、車用高純氫保障能力待提升等問題。

對於可持續發展氫能產業,張國強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大產業鏈民營企業融資發展支持力度。支持國家中長期國債用於民營企業技術研發及日常運營,支持各類投資機構設立主要投向氫能領域民營企業的投資基金;支持金融機構爲氫能領域民營企業提供創新型信貸產品、專項債券和擔保支持等金融服務。

二是完善獎補資金髮放機制,及時發放獎補資金。建議國家及地方加快撥付獎勵資金進度,跟蹤監督獎補資金撥付到位情況,專款專用。此外,建議政府結合產業形勢和發展需求,儘早發佈後續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支持政策,避免出現政策空窗期,打擊產業發展信心。

三是打造低成本氫氣供應保障,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議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建立多渠道、穩定、經濟的多元氫能供應體系,同時通過鼓勵離網制氫、電價優惠等措施,加大綠氫供應,穩步提升綠氫供應比例。建議積極鼓勵探索經濟、高效、安全的儲氫與運輸技術,推動52Mpa長管拖車、低溫液氫及輸氫管道等高效儲運應用,在國內現有輸氫管道基礎上,推動長距管道和短距管道聯通協同,提升氫能輸運效率,降低成本;在加氫站方面,鼓勵油氫合建站、制加氫一體站等多元模式發展;打造全國性氫能資源供需交流平臺,實現氫能供應與燃料電池汽車實際用氫需求精準匹配。

四是開展氫能高速及其它交通運輸領域示範應用。氫能高速是加速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探索市場化商業運營模式的關鍵舉措。當前山東、陝西等已出臺免收高速通行費等支持政策,但運營範圍仍集中在較小區域內,區域間未形成有效聯動,建議強化全國範圍內的氫能高速示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全國氫能高速示範路線、氫能供應等。國家層面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內容包括全國範圍內高速費減免、獎勵後終端氫氣加註價格控制在25元/kg以內,高出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等。重點示範線路適當超前佈局加氫站,同步開展邊坡光伏現場制氫等先進模式試點應用。

同時,建議鼓勵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圍繞物流及工業園區,推動重型燃料電池非道路移動機械試點應用;此外,鼓勵拓展燃料電池在軌道交通、船舶、低空、航天等場景的示範應用。

五是推進氫能在工業及電力等領域的多元化示範應用。建議鼓勵先行先試,營造形式多樣的氫能消費生態,積極開展儲能領域和發電領域商業化推廣、逐步探索冶金、化工領域替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