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眼觀兩會】宗強代表:要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適老化領域的應用
中新經緯3月4日電 (孫慶陽)數字化已經深度融入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然而,老年羣體在享受數字紅利方面卻面臨着挑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江西撫州分公司“宗強班”班長宗強認爲,必須加速推進數字適老化改造,確保老年人也能充分享受數字時代的便利。
宗強認爲,三方面原因導致數字適老化改造不足。
首先,標準規範體系的不健全是制約數字適老化改造的一大瓶頸。由於缺乏統一、明確且詳盡的標準規範,不同地區、企業在實施改造時各行其是,導致適老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參差不齊。
其次,產品服務供給質量與用戶體驗的提升也是當務之急。雖然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但在操作便捷性、界面友好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同時,適老化服務的覆蓋範圍有限,服務深度不夠,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再次,社會參與度的不足也是數字適老化改造面臨的一大挑戰。除了少數大型企業和社會組織外,大量中小企業和社會力量對數字適老化改造的積極性不高。
因此,宗強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政策保障力度。政府應加快制定數字適老化改造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
二是企業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適老化水平。企業應着力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同時,要推動新技術在適老化領域的應用,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爲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務。
三是要優化服務供給結構,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應通過開展數字技能培訓、保留並優化線下服務窗口等方式,爲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同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適老化服務,爲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四是要加強宣傳引導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廣泛宣傳數字適老化改造的重要意義,提高全社會對數字適老化改造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同時,要加強老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提高老年人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