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推動以督查之力遏制中小學違規招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我深感作爲人大代表,不僅要發現問題,更要推動問題的解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說。

在基礎教育領域,違規招生問題一直是影響教育公平的沉痾痼疾。作爲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每年都要深入全國調研基礎教育現狀。在調研過程中,她聽到了許多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聲:“其他同學都已經提前‘上岸’了,我心裡很着急。”“小升初、初升高都要考奧數,不學不行啊!”“有的成績好的學生,才五年級就被XX中學‘掐’走了……”

“這些聲音背後,折射出基礎教育階段違規招生問題嚴重破壞了教育公平。”劉希婭說。

國家非常重視教育公平問題,近些年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禁止通過考試、面試等方式選拔學生”等政策已廣爲人知,但是劉希婭在調研中發現,由於招生環節利益主體多且複雜,一些破壞教育公平的現象屢禁不止,比如,部分學校並未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以及高中指標到校招生制度。部分高完中違規實行初中2年、高中4年的“2+4”模式,提前鎖定高分生源;一些學校在“小升初”和“初升高”過程中跨區域招生、提前招生;一些中學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考試並把成績作爲“小升初”錄取新生的依據等。

“這些‘唯分數’的功利化招生行爲,還導致了奧數低齡化、全民化,嚴重違背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極大地影響了創新人才的大面積培養。”劉希婭說。

針對上述問題,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劉希婭提出了《關於開展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專項督查的建議》。她建議建立對違背招生制度現象的全民督導機制,開展對各地落實招生制度的專項督導,並加大對違規招生相關責任主體的懲處力度。

“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有效遏制違規招生行爲,還教育一個公平的環境。”劉希婭說。

劉希婭的建議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2024年3月22日,教育部部署開展了“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重點排查的內容,如“中小學是否將校外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文化課考試結果、培訓證書以及學科競賽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爲招生參考依據”“是否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口頭承諾或簽訂錄取承諾書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等,都是劉希婭在建議中強烈呼籲的。

“看到這些內容被納入專項行動,我感到特別受鼓舞、特別振奮。”劉希婭說,過去在招生環節中,一些不當的方式導致違規掐尖、將狹隘的奧數競賽或者補習班的考級證明作爲招生依據。孩子們在校園以外另學一套,偏離了教育方向和學習規律,超前超綱學習,這些問題都非常影響教育質量的發展。此次專項行動非常好地迴應了社會非常關注的在招生環節中的熱點問題,也傳遞了國家層面要堅決整治招生亂象的態度。

據瞭解,這是教育部首次以專項行動的方式,對全國義務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統的工作部署。

國家有政策,地方有迴應。2024年這一年,從國家到重慶市,再到劉希婭所在學校的九龍坡區,都多次組織招生工作專項會議。在這些會議上,大家直指問題,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2024年9月,教育部還書面答覆了劉希婭的建議,表示將從完善監督舉報投訴機制,加強常態化監督工作,加大違規招生行爲查處力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等方面,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作爲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劉希婭說。她將繼續認真履職,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成長,讓更多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爲國家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據瞭解,今年兩會,劉希婭準備了多項建議,重點關注了基礎教育領域的落實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於2小時、完善班主任津貼制度、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提高師生比、國際交流,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