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創新專利保護模式 加強防範知識產權侵權
全國人大代表、極米科技董事長 鍾波
證券時報記者 唐強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攜帶多項建議參會,爲我國的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當今時代,知識產權已成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今年兩會上,鍾波就防範知識產權權利濫用和打擊敲詐勒索式維權提出了具體建議。
鍾波表示,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於民營企業而言,知識產權是其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和發展的關鍵所在。然而,當前仍然存在一些濫用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嚴重擾亂了市場和競爭秩序,成爲阻礙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成長壯大的“攔路虎”。
近年來,一些人針對處於特殊經營時期如申報上市、融資併購環節的企業,以“維權”爲幌子,謀求非法利益。較爲典型的是,科創企業遭受惡意專利“狙擊”,迫使企業接受不合理要約。
鍾波認爲,以DeepSeek爲代表的AI技術迅猛發展,更是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雙重挑戰。其一,數據調取的合法性爭議,若機械沿用傳統“先授權後使用”規則,可能扼殺技術迭代,但對數據濫用行爲聽之任之,又會滋生大量“僞創新”;第二,生成內容的權屬問題存在模糊不清,AI創作的視頻、詩歌、音樂、圖片等成果,其產權歸屬在現行法律中難以界定,既可能侵害原創者權益,也可能因權責不清阻礙商業化應用。
爲了有效防範知識產權權利濫用,打擊敲詐勒索式維權行爲,鍾波建議,堅決整治不正之風,將中央反腐要求落到實處;健全我國關於知識產權濫用和惡意訴訟的法律體系,織密法律之網;加強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實現多元化監管機制;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形成高壓態勢;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適應技術迭代節奏。
鍾波建議,應建設數據庫系統實現專利審查與答覆、案件審理等關鍵環節全流程公開與透明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精準捕捉異常案件頻發節點,聯動司法、市場監管部門,對監督中發現的涉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建立行賄“黑名單”,對涉案代理機構及人員實施跨領域聯合懲戒,形成強大震懾力,確保知識產權領域風清氣正。
針對AI、機器人等新興技術領域,鍾波建議,構建靈活、分級的保護框架以平衡創新激勵與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可通過“司法判例確立規則—行政管理驗證效果”的閉環機制進行動態管控,以便管理制度能匹配技術迭代節奏,填補法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