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三花智控董事長張亞波: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是鼓勵創新的關鍵保障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 記者林典馳
202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在全國兩會舉行前夕,全國人大代表、三花智控董事長張亞波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書面採訪。本次兩會,張亞波關心的領域包括仿生機器人和傳感器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和民營經濟的相關政策。
具體到細分領域,張亞波關注的仿生機器人和傳感器產業,是快速成長的高潛市場,三花智控正在加快戰略佈局,加強研發投入和產品開發。
仿生機器人主要的種類是人形機器人。自去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速,國內外廠商爭相涌入,從宇樹科技的春晚“扭秧歌”到特斯拉的機器人進廠實訓,大衆對仿生機器人的認知正在飛速提升。
機器人智能化的提升在於感知能力的提升,傳感器是感知層面核心部件。類比於人類的感知器官,人形機器人藉助視覺、聽覺、觸覺、力覺等各類傳感器來感知外部環境、瞭解自身狀態。
據悉,中國傳感器產業正處於“規模擴張”與“技術突圍”並行的關鍵階段,在部分領域具備自主可控的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張亞波認爲,創新驅動是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探索過程必然伴隨試錯成本與不確定性風險,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是鼓勵創新的關鍵保障。
三花智控是一家浙江當地的民營企業,自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公司淨利潤從0.5億元增長至30億元,市值在20年間增長超過100倍。未來,三花智控如赴香港聯交所上市,還將藉助香港市場國際化與開放性的優勢加速全球化佈局,助力公司進一步拓展海外研發、生產、銷售網絡,加速實現“本土化+全球化”戰略。
本次兩會,張亞波透露,其帶來的建議關於知識產權保護,在當前的專利訴訟實踐中,特別是在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爭議案件中,希望通過舉證責任的加強,提升此類案件的訴訟有效性,推動國內知識產權保護事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