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夫專欄/關稅戰燒到酒杯裡!川普再掀貿易戰 新戰火會如何影響威士忌市場?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假如我們在5年後回頭看2020年代,可能會發現2022年上半年是威士忌產業最興盛、最風光的時刻,新酒廠不斷興建,拍賣價格不斷上竄,熱門酒款無論是否限量一律溢價追價,有一種股市持續創新高的既視感。但是這一段騷亂時代反轉得極快,威士忌投資公司Rare Whisky 101給了相當具體的證明,他們自創的ICON 100指標從2007年起持續上漲,但是2022年中之後卻頭一次反折向下,且至今維持下滑趨勢不變,什麼時候才能止跌回穩則難以預測。

前些時候讀了一篇報導,大意是日本威士忌的泡沫破裂,價格大幅下滑。但有趣的是,最新出版的《日本威士忌年鑑2025》中,稼動的酒廠已高達124間,讓未來的市場更加撲朔迷離,難道這就是所謂「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嗎?不過國際情勢依舊紛擾,除了戰爭和地緣政治因素,美國動不動就祭出關稅懲罰也是重大的原因。以國際貿易而言,威士忌產業佔比不大,但仍免不了受影響,翻找5、6年前的新聞便可探知一二。

回顧川普1.0的威士忌關稅貿易戰,起因是美國針對歐洲進口的鋼鋁加徵關稅,歐盟因此於2018年採取報復行動,對美國威士忌開徵25%的關稅。此舉顯然是瞄準紅州肯塔基,用以施壓該州的參議員。至於英國,因涉及空巴和波音的貿易爭端,美國於2019年針對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徵收了25%的關稅,由於蘇格蘭威士忌在過去25年都享有零關稅的優惠,更凸顯其攻擊力道。不過在這場互別苗頭的爭端中,雙方都蒙受不少損失,美國的蒸餾廠-尤其是小型的工藝酒廠流失了20%的歐洲訂單,一直到2021年都未能恢復,損失金額約1.12億美元;蘇格蘭的損失更大,原本每年約10億英鎊的出口額,在2019到2021年期間減少了6億英鎊。

Pappy系列小麥波本威士忌。 圖/邱德夫提供

到了2020年,幾件國際大事陸續發生,包括年初大爆發的新冠疫情和英國正式脫歐,以及年底的美國大選揭曉,當川普下臺一鞠躬,關稅戰便有了轉圜的餘地。接手的拜登政府歷經談判後達成協議,蘇格蘭與歐盟加徵的關稅分別在2021年6月以及2022年1月暫停,威士忌產業立即享受到停徵關稅的好處。根據美國蒸餾酒委員會(DISCUS)統計,美國威士忌對歐盟的出口成長超過60%,而烈酒出口總額則飆升到22億美元的高點,至於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的數據也顯示,相較於2021年,2022年的出口額提高了33%,已恢復到關稅戰前的水準。

不過問題是,以上的協議只是暫停,並非廢止,都需要在時限內重新議定。歐盟的協議於今年的3月底到期,英國方面則延至2026年6月,顯然歐盟的課題更爲迫切。衆所周知的,川普2.0重返白宮後,毫不浪費時間的馬上對歐盟的鐵鋁恢復開徵25%關稅,歐盟這次也顯得有備而來,立即回敬50%的美威關稅,但川普可不是省油的燈,大手一揮祭出200%的葡萄酒、香檳及其他酒類的關稅,迫使歐盟吞回幾日前的放話,而後-至少在我寫下文章的時刻-雙方尚未達成新協議。爲了爭取更多的議價空間,歐盟把加徵美威關稅的時間點推延到4月中旬,但是這種雙方一來一往的拉扯局面當然充滿不確定性,未來會如何演變無人說得準。

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 圖/邱德夫提供

由於英國早已脫歐,除非美國明確將上述的關稅爭議擴大到英國,否則蘇格蘭威士忌-也包括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應該不會受到美國與歐盟之間貿易戰的影響。而且根據2024年的數據,美國對英國的出口額大約爲799億美元,而從英國的進口額約爲681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其實是對英國出超。我們今日看到川普揮動的關稅大刀主要瞄準的都是入超國,所以先前我還好奇,難道英美情誼永存,所以美國纔不對英國動手?顯然我太單純了,既然商人重利輕別離,國際關係豈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

沒錯,美國對英國雖然是出超,但如果單看威士忌,那麼是嚴重入超。美國是蘇格蘭威士忌的長年出口第一名的國家,以2023年來講,蘇威出口到美國近10億美元,而進口的美威則僅有1.67億美元。因此假如在2026年6月前雙方沒辦法獲得協議,那麼無論是蘇格蘭威士忌,或是美國威士忌以及蘭姆酒、龍舌蘭或伏特加等其他烈酒,都可能被捲入新的關稅戰。這就是爲什麼SWA和DISCUS不斷呼籲避免恢復關稅,因爲依據幾年前的經驗,只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美國威士忌-野牛五虎。 圖/邱德夫提供

川普於美國總統就職日演說中,面對簇擁的民衆得意洋洋的說道:「對我而言『關稅』是字典裡最美的一個詞,僅次於上帝、宗教和愛」,他的終極目標,便是透過對等關稅恢復國際貿易的公平性,來達到MAGA-讓美國再度偉大。只不過依照我淺薄的看法,「關稅」雖然只是逼對手上談判桌的手段,可一旦實施,便等同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雖然有利於扶植國內企業,但到底扶不扶得起、值不值得扶,都需要長時間來驗證。看看這陣子的關稅戰,不僅搞得國際雞飛狗跳,全球股市也因瞬息萬變的放話而不斷打擺子,至於美國國內,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都認爲通膨應該是無法避免的,整體經濟走勢也勢必衰退,「短空」是否能換來「長多」存在疑問,至於MAGA則純屬打高空的口號。

金車45週年紀念款。 圖/邱德夫提供

噶瑪蘭15年威士忌。 圖/邱德夫提供

威士忌產業的經濟規模其實佔比不大,以臺灣而言,美國應該是第二大市場,但我查不到出口資料,只好請AI協助估算。根據Grok 3,臺灣威士忌出口美國每年約2,000萬~5,000萬美元,而進口的美威則約爲120~150萬美元,兩者間存在極大的落差,但若與臺灣對美出超的700多億美元比較,卻又微小到不可能受到關注和波及。只不過威士忌也算是農產品,會不會包裹在農產品的談判桌上,這一點同樣充滿不確定性,只能希望不要殃及池魚啊!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