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中關稅成美農民新威脅 重演2018年兩敗俱傷貿易戰

大豆是當前中國對美關稅報復下最令美國農民擔憂的行業之一。2018年美中貿易戰時期,幾乎所有對中國額外課徵的關稅都拿來補貼種植黃豆虧損的美國農民。(圖/路透)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隨着雙方加碼徵收關稅而正式開打,川普政府的態度似乎仍認爲美國將在貿易戰中位居上風,絲毫沒有把2018年貿易戰造成兩敗俱傷的慘痛經驗當回事。美媒《紐約時報》指出,大豆是美國對當前關稅報復最擔憂的行業之一,它對美國紅州農業人口這類川普支持者造成的打擊特別沉重,先前的經驗讓一些業者覺得受騙或甚至破產,但是川普的核心幕僚對此不以爲然。

《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說,中國宣佈對美國出口徵收高額報復性關稅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做出讓人意外的尖銳迴應:「So what ?」(那又怎樣?)這個問題凸顯了川普政府的觀點:鑑於中國經濟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程度,美對中貿易戰將佔據上風。

報導說,美國向中國購買的商品金額遠遠超過中國從美國購買的金額,但北京仍決定對川普關稅進行報復,中國將美國商品關稅提高到84%,此舉造成的打擊可能不像貝森特說的那麼輕鬆。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斯坦因(Sean Stein)在川普再次提高關稅的幾個小時前說,「很多在中國獲利豐碩的美國公司將因中國的報復關稅而受到影響」,涵蓋的領域從航空到醫療再到農業都有。而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1435億美元,從中國進口了4389億美元商品。

報導指出,失去中國這個出口市場將對許多「紅州」(美中西部政治上傾向共和黨)的農業勞動者造成特別沉重的經濟打擊,其中多數是幫助川普贏得大選的選民。回顧從2018年持續到2019年的美中貿易戰,美國農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而爲了彌補這些損失,川普從農業部設立的一個基金中拿出230億美元做爲農業補貼,這讓包括農民在內的許多人覺得受騙。

報導說,大豆產業是美國對當前關稅報復最擔憂的行業之一,由於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場,2018年貿易戰期間,中國轉向巴西等國採購大豆。美國大豆協會主席、肯塔基州農民拉格蘭(Caleb Ragland)說:「我們身上還留着上次貿易戰留下的傷疤。」「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會有很多農民破產。」美國的玉米種植者也感到不安,玉米約有2%銷往中國,業者擔憂貿易戰的範圍會擴大。

川普的幕僚對農民的憂慮似乎仍一派雲淡風輕。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迴應說,「除了中國,幾乎所有國家都宣佈不會報復。」財政部長貝森特淡化了中國迴應的影響,他辯稱:「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相對較少。中國可以提高關稅,但那又怎樣?」

報導表示,中方的報復可能會迫使美國政府恢復川普第一個任期內對美國農民提供的救助。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表示,由於通貨膨脹,農民和農場主一直在苦苦掙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提出救援方案。美國在2018年那場貿易戰中徵收的幾乎所有關稅都被用於向農業提供救濟,美國大豆協會的拉格蘭說:「如果農民繼續被當作談判工具,成爲大局的犧牲品,那就必須有一個經濟一攬子計劃來幫助農民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