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連經濟學人都咬

(圖/美聯社)

《經濟學人》5月封面與一篇文章〈臺灣的超級大國危機即將到來〉,被臺媒標定爲「棄臺論」,刊出後,旋即引來獨派痛批,稱《經濟學人》連續3年恐嚇臺灣,「販賣臺灣危機成癮」。

我有點蒙,讀過原文就知道,該文根本不主張「棄臺」,而是在發出警語,認爲川普在貿易戰失利的情況下,可能會放棄臺灣、交易臺灣。令人好奇,以「棄臺論」歸類之,是屬於閱讀障礙,還是被戳到痛處的膝蓋反應?

說《經濟學人》是一個反華媒體,並不爲過,該媒自今仍自視爲自由民主的堡壘,守着後冷戰時期的循例,敵視「共產中國」,即便中國大陸也已與原始的共產主義割席很久了。這一次,《經濟學人》的論調也沒有改變,總結來看,該文強調:

一、川普魯莽地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戰,有利於北京全球地位的提升,致使「臺灣有事」,不會在世界範圍激起反對聲浪。

二、北京的灰色地帶作戰,會鈍化世界各國的反應,誰都難以操作類似俄烏衝突那樣的戰爭敘事,集中砲火反華。

三、臺灣內部分歧,政治長期失能,致使臺灣難以團結御外,缺乏抵抗決心。而賴清德「打擊中國滲透的努力適得其反,更加擴大了政治極化」。

以上三點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棄臺論」,而是「憂臺論」,怕美國與國際社會都不再有興致「保臺」,所以發出警告。而這種警告,與那些想將臺灣問題國際化的各種獨派立場相近,並站在我們統派的對立面。我們統派沒去咬《經濟學人》,反倒是青鳥去咬,足證臺獨已焦慮到敵我不分,正不斷自我緊縮朋友圈。

《經濟學人》意圖定義當前是「大國政治迴歸」,並在這個他們所定義的新時代發出悲鳴,爲夾在中間的小國說點自以爲是的「公道話」。批判大國政治,並強調美國是個失勢的大國,中國是個狡猾的大國,這纔是《經濟學人》近年的一貫論調,與其說是「恐嚇臺灣」,不如說是「恐嚇大國」。

沒有錯,臺灣只是《經濟學人》恐嚇大國的槓桿,一個撐起自由民主敘事的支點,被青鳥看成「恐嚇臺灣」,只能凸顯青鳥的無知與恐懼。

真正販賣臺灣危機成癮的,是美國的軍工複合體,也就是川普打擊的「深層政府」。這羣人販賣臺灣危機是着眼於真金白銀的,而不是基於自由民主價值觀。

真正的「棄臺論」,從川普的角度看更合理 ,簡單粗暴而且是進行式——先將臺灣榨乾,再提高售價與北京交易。

美國掠奪臺積電與其供應鏈,就是貨真價實的棄臺流程,不要懷疑,川普會緊盯臺積電投資落地,不會給予拖延的時間。連一般草民都知道,「恐嚇臺積電」就是恐嚇臺灣,青鳥最該咬的對象,不是別人,就是川普,但獨派不敢而已。

青鳥到底怕什麼?怕的就是大實話,尤其是來自西方主流輿論的大實話。而《經濟學人》直接批評賴清德「打擊中國滲透的努力適得其反,更加擴大了政治極化」,這纔是青鳥的痛處,幹嘛咬我主子?

臺媒標定「棄臺論」,我看其鎖定的讀者就是青鳥,一個無腦的流量保證,就需要一個無腦並錯讀的標題,特定記者心機太深。(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