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常青翻轉教育 推動遊戲經濟學
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常青。圖/陳碧芬
達人小檔案
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常青,同時兼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總體經濟預測小組的領軍研究職務,被經濟學界推選爲臺灣經濟學會理事長,大量增加學會的經濟推廣活動,還會撥出時間進行社會服務,包括兆豐金控和亞洲航空獨立董事的定期開會。
破除經濟學艱深印象
「經濟學是很有魅力的學門!」,經常神采奕奕的林常青,在談起經濟學的學習更顯得加倍欣喜,外人感到十分神奇。中研院經濟所總體經濟預測小組每半年發佈的經濟情勢總展望或修正,林常青近年來代表該小組對媒體發言,對於當下經濟情勢的描述他常端出「火焰可麗餅」、「冰淇淋融巖蛋糕」加以形容,例如「經濟走勢像『佐冰淇淋的熔岩蛋糕』,蛋糕上頭的冰淇淋象徵『外部需求冷』,基底蛋糕則是內需的代表,本身是熱的,隨着時間演變,冰淇淋漸漸融化和基底蛋糕的味道相互融合。他說,希望因此提高社會大衆對經濟景氣的體會,也降低青年世代對經濟學學習門檻的想像。
類似的情況,他藉由臺灣經濟學會的大平臺,和臺大、中央、成大等校經濟學教授連年推動「遊戲經濟學」課程及營隊,目的是翻轉教育的僵硬,也要讓排徊在經濟學門外的高中生,或是考進經濟系、卻急於轉系的新生更能感受經濟學的學習熱情。對參與的教授們來說,也能因爲被學會認可、國科會申請通過研究計劃,發表期刊論文,並吸引更多年輕學者接手推動。
林常青自美國密西根大學攻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經濟學年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AEA)的傳統召募人才活動中,受到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的青睞,畢業後順利返臺進入中研院從事研究的工作。他在博士學程的研究專長爲應用計量經濟學,在中研院因爲遇到研究夥伴,展開跨領域的應用研究,從經濟學擴及到法律、地緣政治及更多的社會學科。
跨領域探究資料科學
由於經濟學訓練中,有許多嚴謹的數學公式、模型推估等,很多年輕學子常會被數學弄到昏頭轉向,甚至不明白學分修完後能對未來職場有何幫助。林常青說,授課老師有責任,善用各種工具、方法讓新進世代接近數據,「在大數據時代,年輕人學習經濟是很棒的事」,因爲可以經過計量分析之後,對於關心的社會議題加以迴應。例如中研院總體經濟預測小組用美食描述景氣,其前題是小組的各領域經濟學者成員已精算過所有相關的統計數據、精心跑過預測模型等。
而他跨領域進入法律的研究,起初也是抱持嘗試的心情。林常青說,除了經濟學本科要十分掌握,自己心情上先「解放邊界」,從研究合作伙伴的想法來調和經濟學認知,幾次來回彼此將產生創新的研究成果。他也認爲,由於計量經濟學現在已發展出多元工具及模型,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並找出數據資料更真實的結果,再用跨領域的訊息交叉映證,更能凸顯經濟實證求真的一環。
達人座右銘
求真共飛
勤學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