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合資買房鬼故事多 律師教戰5大「分手護身符」
▲情侶合買房,鬼故事多,分手後的糾紛案例層出不窮。(示意圖/記者項瀚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情侶合買房,鬼故事多,分手後的糾紛案例層出不窮。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梅子律師溫毓梅,分享情侶買房該如何「超前部署」,並提出5大保障權益的護身符,包括合資契約寫清楚比例及付款方式、釐清登記人身份與定義、設定退場機制、留下所有金流證明、合資契約備註彈性條款。
▲點擊收聽Podcast《地產詹哥老實說》,分享情侶買房如何不傷感情。
溫毓梅表示:「許多情侶愛得濃烈時決定一起買房,但實務上不幸分手後鬧翻、甚至鬧上法院的案例也相當多,先前有一案例就是男方先出頭期,房子登記在女方名下,分手後女方主張房子就是她的,最終法院判決男方贏,只是借名登記在女方名下。」
溫毓梅表示:「實務上往往出資人、登記人不一樣,貸款人、還貸款的人不一樣,在這類糾紛案件中,法院看得還是證據,最好的建議就是合資前白紙黑字簽署合購契約,而若沒有這份契約,那麼過程中金流的紀錄證明就非常重要了,除了購屋款項,還包括裝潢、家電、稅金等等,都要保留下來。」
實際案例中,情侶分手連寵物歸誰都會有糾紛。溫毓梅表示:「依據《民法》,寵物視爲物品,寵物的晶片登記人只是行政程序上的管制,真正決定寵物歸誰的關鍵,法院還是看寵物當初是誰領養、誰購買的。」
▲溫毓梅表示,實際案例中,情侶分手連寵物歸誰都會有糾紛。(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溫毓梅分享5大情侶購屋的「護身符」。第一就是在合購契約中,要清楚載明出資比例,再來就是定義清楚登記人身份,第三是保留彈性的補充條款,像是原本約定好女方每月支付2萬元,但後來因其他因素無法支付時,也不會被視爲毀約。
第四,溫毓梅表示,在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紀錄清楚自己付了哪些錢,若是使用匯款,也要在銀行轉帳紀錄中備註,免得被對方主張成其款項是其他用途。
第五,溫毓梅強調,退場機制也相當重要,像是有些情侶會共同登記,若分手時一方想撤,另一方該支付多少金額也相當關鍵,舉例來說,若是買回對方的持分,是用當初購屋金額買、還是市價行情買,有許多細節需要留意。
▲溫毓梅提出5大情侶合資買房的「分手護身符」。(示意圖/記者項瀚攝)